1、灶糖是古老的传统名点,既是春节年节食品又是祭祀用品。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这一天的习俗是“送爷”,据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述职,所以家家户户会敬献糖瓜(也有人叫灶糖),为的是让灶王爷嘴甜一点,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给家里一个更红火的光景。
2、灶糖即麦芽糖。灶糖的味道甜甜的,略微有点过甜,还有点黏牙。但是,即使这样,每年买灶糖的人也不少。现在,卖灶糖的人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多了,但在狮子桥美食街和夫子庙,每年过年都能看到有卖正宗的灶糖的。
平安夜吃苹果的来历是什么啊
平安夜吃苹果大致有三个来历。
1、大约80年代,中国的大学生了解到一些外国的文化传统,于是他们也开始庆祝圣诞节,但是他们将圣诞节理解为外国人的新年,于是在这个节日里添加中国的传统元素,平安夜吃苹果取意平平安安之意。
2、大约8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刚开始,从港澳台来的留学生较少,他们中的部份人有过圣诞节的习惯,但没有火鸡,也没有圣诞大餐。12月市面上只有苹果这一种水果,于是他们吃苹果庆祝。喻意新年里,平平安安。
3、90年代,外来的水果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价格便宜,本土生产的苹果泄销,于是贩卖苹果的商人借平安夜卖苹果。
冬至吃饺子的来历是什么吗
1、冬至时节吃饺子,有一种是神话传说。在怀川地区,还有一个冬至吃饺子的来历传说。
2、上古时期,女娲在神农山抟土造人。到了冬天,天寒地冻,女娲捏出的泥人的耳朵纷纷被冻掉,女娲十分着急。于是,女娲就用针线把泥人的耳朵重新一个个缝上。一天,女娲缝好一个泥人的耳朵,把余下的线让这个泥人用嘴咬住,转身去找剪刀,当她拿着剪刀回到泥人身边时,一个好主意瞬间在头脑中诞生了。她用一根线,一头拴住泥人的耳朵,一头让泥人紧紧咬在嘴里,如此,泥人的耳朵就不会被冻掉了。
3、后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怕冻掉耳朵,也用一根线一头拴住耳朵,一头咬在嘴里。时间长了,就把咬线变成了吃饺子,因为饺子的形状很像耳朵的形状。冬至吃饺子这一习俗便在怀川地区传开了,延续至今。
五月端午吃棕子的来历
1、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