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要吃桃子,这是因为端午节是太阳最毒的一天,端午时节,蛇蝎邪气很盛。端午之后,各类蛇虫都开始出来活动,所以在这一天吃桃子,可以辟邪,还可以保佑一年有个平安健康的身体,不受蛇虫的困扰。
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习俗之外,其实端午节还有很多特别的民俗存在。在江南一带,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之外,还会有吃五黄、五白的习俗。所谓五黄就是指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和雄黄酒,而五白就是指白蒜头、白切鸡、白切肉、豆腐和茭白。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
驱赶蛟龙:《初学记》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纪念屈原: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寓意求子:九子粽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五彩缤纷,多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粽子”是“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
功名得中:“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时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考试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举中的。
光宗耀祖:“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端午节的吃粽子的寓意是什么
1、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楚国人,他不忍看到国家灭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罗江而死。为了不让屈原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争相划着船去打捞尸体,并把自家做好米饭撒入江中,从此以后,每年端午节,便有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2、粽驱蛟龙: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要用艾叶包住,用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这样就不用担心再被蛟龙破坏了!”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3、祈求粽子:因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寓意人丁兴旺。
4、高粽功名:因粽和中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学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举在秋天,因此在端午节时,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5、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节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户户的人都在过端午的时候吃上粽子。
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咸鸭蛋
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有就是要避五毒,因为传说中的五毒妖怪到了端午就会为害人间,这五毒妖怪就是蛇、蜈蚣、蜘蛛、壁虎和蝎子,民间用五种红色的菜象征这五毒的血,吃着这些菜的时候,就会把五毒妖怪吓跑,也就是吃五红了,分别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