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怀孕晚期

准妈阵痛七问

2019-07-23 00:00:00人气:65

阵痛时坚持不住了怎么办?

每一位妈妈在生产时都要忍受剧烈的疼痛,寻找排解疼痛的办法吧。每个人的疼痛区域不同。即使是相同程度的疼痛,有的人就说“还不要紧”,有的人就“不行了,要死了”。痛域弱的人不能忍受强烈的阵痛。在分娩时很少有强烈阵痛,引起很强的阵痛的时候,医生会用分娩监视装置调查阵痛的间隔,用触诊判断肚子的扩张情况。阵痛在过于强的时候,一般在旁边会有助产士或者家人帮助按摩,寻找容易度过的姿势。在过于疼痛的时候要借助设备来进行无痛分娩。

当阵痛慢慢消失时我该怎么办?

这时候是宝宝休息的时间,请配合宝宝短暂的休息。

分娩的过程中阵痛要消失或者变弱的情况并不稀奇。可能由于妈妈疲劳,或者胎儿不能回转,或者其它的原因。这个时候要想“胎儿也要休息”妈妈最好也要休息。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待睡期”,如果困了也可以睡觉,肚子饿了也可以吃东西。如果有精神还可以去院里散步,或者去洗澡,做一些促进分娩的事情。妈妈也要保持舒缓的心情对待自然的阵痛。

身体压到脐带会妨碍宝宝呼吸吗?

可以用超声波或者是监视仪观察宝宝的状态。

因为肚子中的胎儿不是用肺呼吸,所以很担心“身体蜷曲压到脐带的时候会影响孩子的呼吸”。胎儿的氧气和营养是通过脐带输送的血液供给的,如果过于扭曲脐带就会使血液难以畅通,胎儿就会得不到营养和氧气。不过一般情况身体的蜷曲是不会对胎儿有影响的。如果担心,就用超声波或者分娩监视装置来观察胎儿的状态,进行分娩。

阵痛会不会压迫宝宝的心脏?

医生会给产妇输入葡萄糖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阵痛期间,子宫收缩如果压迫脐带,不能给胎儿输送氧气而导致胎儿心跳减速,这个是伴随着分娩经常有的事情,不用担心。还有可能因为羊水变少,肚脐缠绕等原因导致的胎儿心跳减速。不阵痛的时候胎儿心跳减速或者长时间的心跳减速等情况就要输入葡萄糖,来给胎儿输入氧气和营养。如果遇到胎儿心跳数还不正常的情况,就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阵痛时实在没力气了怎么办?

一定要均匀分配自己的体力,为了宝宝,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微弱阵痛和软产道强韧使分娩的时间变得很长,这样就会使产妇的体力耗尽。必要的时候要进行医疗处置,但最重要的还是妈妈自己。合理分配体力,用自己的力量坚持到最后。另外,趁机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宝宝不是头先出来必须剖宫产吗?

依具体情况,不一定必须进行剖宫产。胎位不正有几种,也有顺产分娩的情况。分娩的方式要根据妈妈和胎儿的状态,最先出来的是胎儿的脚还是臀部等多种条件决定。在生产过程中如果胎儿被脐带缠住,就要进行剖宫产,剖宫产是为了让母子安全的一种医疗方法。

会不会在生产的时候发生呕吐?

受到荷尔蒙的影响很可能会发生呕吐。

延伸阅读

【一】准妈妈失眠是否可以服安眠药-孕期保健

据相关调查,准妈妈会比常人更容易失眠,对于这个经常性的症状,许多孕妈妈会问,孕妇失眠是否可以服用安眠药呢?针对此问题,本文给出了专家的答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准妈妈失眠是否可以服安眠药

准妈妈失眠是否可以服安眠药

的确,孕妇是特殊人群,能否用安眠药是两难话题。

其实,孕妇也不是完全要对安眠药说“不”。

孕期是决定是否用药的一个关键。不同时期胎儿对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其中妊娠早期是胎儿最为敏感、最易受到危害的时期,一般禁忌使用药物。

如果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某孕妇需要使用镇静催眠药治疗失眠,那么是不是就可以像常人一样,“大大咧咧”地服用了呢?

答案是:不行。即使失眠孕妇非得使用药物治疗,在治疗细节和技巧上,还是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的。

药物选择

对于孕妇而言,目前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中,除了非苯二氮类受体激动剂类催眠药物,其他如安定类安眠药等,一般都禁忌使用,特别是在妊娠早期。

而非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类催眠药物,如嘘吡坦、扎来普隆,对胎儿的危害较小,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于妊娠中、晚期孕妇。

药物用法、用量

孕妇的用药剂量应个体化,尽量使用最低有效剂量,而且宜短期用药,在失眠治愈后就考虑逐渐停药。一般而言,初始治疗剂量应较小。可为普通成年人的1/3一1/2,如果疗效不佳,再逐渐加大药物剂量。

此外,孕妇可按需服用镇静催眠药。一般的孕妇并不是每晚都出现长期而顽固的失眠,睡眠常时好时坏,有的晚上还是会睡得好或睡得相对较好的。准妈妈可在失眠缓解或好转的日子里不服用安眠药,或在上床30分钟后仍不能入睡时,方才服用;或在白天遭遇某种生活事件,预期人睡困难时,在上床前5-30分钟服药。

孕妇网小编提醒:孕妇失眠,防胜于治!

很多孕妇在孕初期睡眠较好,这是由于她们要孕育和保护胎儿,因而易感觉疲劳。随着胎龄的增加,胎儿体积变大,孕妇腹部逐渐隆起,睡眠时就难以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因此容易睡不好。

所以,在孕早期,要养成侧卧位,将膝盖弯曲,这样胎儿的重量就不会压到负责将血液自下肢向心脏汇流的大静脉上,从而减少心脏负担。

不少医生建议孕妇睡眠时左侧卧位。这是因为肝脏在腹部的右侧,左侧卧位使子宫远离肝脏。左右侧交替,可缓解背部压力。

在孕7~9个月时,孕妇很难做到仰卧睡眠。这是因为胎儿的重量会压到孕妇的大静脉,阻碍了血液从下肢流向心脏,使孕妇易从睡梦中醒来。产科医生会建议你借助枕头保持侧卧位睡眠。

【二】准妈妈们要预防和警惕的孕期疾病-孕期保健

许多人刚怀孕,知道自己要当妈妈了就会很开心,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宝宝身上,没来得及顾好自己,光知道开心了,殊不知在此期间,准妈咪们身体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孕期也是调整妈妈们身体的关键时刻,这时候就需要准妈妈们特别注意的调整好生活和饮食习惯,尽可能地让身体有健康趋向,处于稳定状态,这也是有些轻微的炎症类疾病会在孕期得到缓解甚至治愈的原因。

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情况下怀孕会使一些疾病恶化,甚至引发某些疾病。即使某些疾病在孕期得到暂时性的康复,但要彻底康复的可能性也是非常低的。

偏头痛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原理:怀孕期间血管扩张,使得偏头痛得到一定改善。但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人没有得到任何改善。总之,怀孕期间气管和肌体的重新调整,一般会让准妈妈觉得自己更强壮、更有活力。

饮食障碍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原理:由于怀孕带来的体形变化,使得患有饮食障碍的准妈妈节食的意愿更强。

高血压、糖尿病

孕期缓解可能性:加重

原理:如果在怀孕前就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不但不会好转,反而有加重的可能,甚至会导致妊高症和妊娠期糖尿病。

心脏病

孕期缓解可能性:加重

原理:怀孕会使心脏输出量增加43%,平均心跳增加20%,导致心脏负荷明显增加。一般而言,第一、二级的心脏病人勉强可以怀孕,但是需要比普通孕妇进行更频繁的产科检查。如果孕前心脏功能在第三、四级的水平上,建议不要怀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孕期缓解可能性:100%

原理:怀孕期间女性体内持续高水平的孕激素,对女性生殖器官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不会再有月经来潮,相应的症状便会消失;一些妇科医生经常推荐用怀孕及生育来治疗这种奇特的疾病。

卵巢炎/卵巢癌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大

原理:怀孕期间不会再有月经来潮,卵巢因为得到休息,其症状在孕期便会消失,因此发生各种肿瘤,甚至癌变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子宫肌瘤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大

原理:这种女性常见的“激素依赖性”良性肿瘤,怀孕后的病症也会有所减轻。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大

原理:怀孕期间不会再有月经来潮,子宫内膜也暂停了它的周期性剥脱出血,其上皮细胞在月经周期所必经的“损伤”—“修复”—“再损伤”—“再修复”的过程会暂时停止,发生癌变的机会也同时减少了。

乳腺增生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大

原理:怀孕导致内分泌变化,乳房也开始充分发育,逐渐肥大,孕妇会感觉两乳胀痛不适,乳晕的范围也扩大,有部分人会出现泌乳现象。孩子出生后,进入哺乳期,乳腺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育。这些对乳腺都有极好的保护作用,原有的乳腺增生会变得更轻微,甚至消失。

溃疡性结肠炎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妊娠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时,孕期前3个月会使结肠炎症状加重(占30%~100%);妊娠发生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时,少数病例可好转。

风湿/关节炎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原理:风湿会影响孕妇的心脏,加重心脏的负担,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危险。

哮喘(非过敏性)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原理:怀孕会使人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前列腺素有所提高,身体会产生很多抑制炎症的可的松,因此对于哮喘、支气管炎的发病起到一定阻碍作用,但对过敏性哮喘没有效果;不过约有三分之一的哮喘患者孕期病情加重,在病情加重的孕妇中,以妊娠第29至36周时最为严重。

慢性支气管炎

孕期缓解可能性:较小

原理:女性怀孕后周身血液量会增多,母婴的需氧量会不断增加,肺部的血流量也相应增加,肺的负担会增加很多。

【三】准妈妈要注意孕中后期数胎动-怀孕中期

胎儿胎动对准妈妈来说是一件兴奋的事情,但在这里,孕妇网小编要提醒准妈妈的是,在享受这种愉悦的同时别忘数数胎动,特别对于孕中后期的准妈妈,每天数胎动非常的重要,这样能直接监测到胎儿的安危。

准妈妈要注意孕中后期数胎动

专家提醒正确数胎动才能确保胎儿健康!

怀孕到了第8周末,胚胎已具人形,此时可出现胎动,但是孕妇往往觉察不到,只有b超才能见到。到了孕18~20周,孕妇才开始感到有胎动。到孕29~38周时,胎动频率达到顶峰,以后稍微减弱,直至分娩。每日胎动次数一般在30~40次。

有些女性平时月经周期不准,2~3个月来一次,如果能记住胎动出现的时间,对正确地推算预产期很有帮助。

计数胎动,早、中、晚各一次,每次1小时。每出现一次胎动,从胎儿开始动作到动作停止记录为一次,把3次计数的胎动数相加乘以4,即为12小时胎动的总数。胎动次数12小时在30~40次,说明胎儿情况良好;若不到10次,表明胎儿缺氧,必须采取措施;若12小时内没有胎动,是危险信号,应立即采取抢救措施。胎动过少不好,胎动过频同样不好。若胎动无间歇地出现,常常是胎儿早期缺氧发生挣扎的求救信号。若不及时纠正缺氧,胎动强度便会逐渐减弱,次数逐渐减少直至最后停止。

胎动,是胎儿向母亲发出的安危信号,所以,准妈妈要重视胎动,学会正确计数胎动,认真观察胎动,确保生个健康宝宝。

问题引出:哪些胎动是异常的?

胎动次数的明显增加、减少和消失都是胎儿异常的表现。胎动异常应警惕胎儿宫内窘迫。缺氧时胎儿会躁动不安,表现为胎动明显增加,当缺氧严重时,胎动减少减弱甚至消失。胎动消失后,胎心一般在24-48小时内消失。

这多发生在怀孕的中期以后,当高血压、严重外伤或短时间子宫内压力变小时,准妈妈多容易出现此状况。一旦出现,胎儿也会随之做出反应,因为突然缺氧,胎动将出现短暂的剧烈运动,随后又很快停止。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