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正确的读书方法

2023-07-01 12:40:01人气:91

1、阅读很重要的是要记住,知道书上说的是什么,知道这个方法是什么,但是记住这里,有些人有误解,使用的方法是背,所以不仅忘得快,而且不能熟练应用。先介绍一下如何“记忆”。

2.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都会很清楚,就是只要你懂这个方法,懂这个知识点,即使你不是刻意去记,你也自然会记住。但是不同的人理解的深度不同,准确度也不同,所以刚接触的时候要用正确的方式正确解读,这样才会准确(理解越深,记忆越深,使用越熟练)

3.现在的学生都知道上课要记笔记,但是记笔记已经逐渐成为这些学生上课的坏习惯,因为有些学生在课堂上胡乱抄笔记,给人的感觉是想记,但其实笔记是次要的,甚至是可有可无的。上课记笔记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你可能没有抓住老师后面的重点,所以得不偿失。最好的办法是上课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然后整理笔记。

4.读书,有些家长或同学认为学习时间越长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学习的时候要合理分配,不想学习的时候要远离书本,这样学习的时候才能集中精力。建议每次学习30分钟,因为过了这段时间,你会失去精力。

5.读书的时候问问题也很重要。有些同学觉得不好意思提问,没面子。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老师喜欢提问的学生。只有真正听课并努力理解内容的学生才能提问,提问会让老师关注你,让你在课堂上感觉更有趣。

6.如果你在读一篇文章,一般应该读三遍。第一遍要通读透彻才能理解文章的结构,第二遍要仔细阅读才能理解文章的大意,第三遍要精读透彻才能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思想。读书要循序渐进。

正确的读书方法

扩展阅读

昆虫记读书笔记每一章 一起了解昆虫记读书笔记每一章

1.第一章记录了金龟子推粪球、泥蜂捕食吉迪恩、黄翅飞蝗泥蜂的有趣生活习性和高超本能。

2.在第二章中,我们记录了在贫瘠的石头花园里,以小地老虎幼虫为食的沙蜂的生活状况。

3.第三章记录了石蜂、胡蜂和有翅胡蜂的寄生行为和取食方式。

4.第四章记录了长腹蜂、剪叶蜂、采脂蜂和天牛在本能驱使下的捕食和筑巢特征。

5.第五章记录了黄蜂建造的六角形蜂巢,以及它的计算有多精确符合几何学。

6.第六章记录了狼蛛、圆网蜘蛛、蝎子为生存不懈努力的画面。

7.第七章记录了金甲虫、松鳃金龟、沼泽鸢象、萤火虫等昆虫的婚俗和产卵知识。

8.第八章记录了香树蚜虫、蜂蝇蚜虫、带圈蜘蛛等昆虫的习性。

9.第九章证明人类不是孤立存在的,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在同一个密切相关的系统中,昆虫是地球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10.第十章揭示了这些昆虫对其爱人和孩子的深厚感情,并用生动平实的语言在昆虫世界写下爱情诗。

名人读书的名言 分别是谁说的

1.我一生的爱好,除了革命,就是读书。一天不读书我活不下去。-孙中山

2.如果你像神一样看书写书。-杜甫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

4.学习没有别的方法,只有下定决心,豁达,一遍一遍的细节发挥,才是主动的耳朵。——朱

5.如果你没有阅读的爱好,你可以尽力而为。如果不先看那一组书,你会不知所措或者失去你的偏好,先广泛后深入,再专门化。——鲁迅

传统读书的方法和意义 传统读书的方法和意义解析

1.在传统中国,关于如何读书的讨论很多。其中,朱的《朱子读书法》流传甚广,成为近代学者的指南。元代的成《读书分年日程》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又有徐、乔《五经读法》、周永年《先正读书诀》等演变而来。像前现代社会的各种事物一样,读书的方法在古今也有变化。其中,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在儒家思想领导下的传统中国,古人并不像现代社会那样为了获取新知识而读书。如果单从知识量来看,当时总量并不大。《论语》第一章讲的是“时不时的学习”,这里的“学习”就是自我认知和觉醒,所以古人说“古者自有”,而不仅仅是获取外在的知识。所以古人特别反对以读书为“背字背章”来追名,认为背离了读书的初衷。朱子在读书中反复提倡“游”,读书要使人“刻意重归”,“学会做人”,“踏实做人”。因此,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请教体系中,特别注重如何读书也就不足为奇了。

2.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对读书方法做了精辟的总结:“读书要告知通达方法。以索取开始,以索取结束。看到善良,这就是书法。用的彻底,这就是书法。”学习要“奋发有为”,即要能像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熟悉作者的脉络和个人性格,才能“见仁见智”,真正领会原作者的意图,知道古人的意图,以古人为师,端正其言行,以诚、以诚、以修养进行自我治理,从而读书。如果你只是看了,却不知道怎么用,成了文字的奴隶,那只能落得个“两条腿的书柜”的下场。这不是一个好读者。要做到“用得彻底”,就要能够立足于自己的时间和语境,彻底消化所读的书,仔细审视我们所生活的当下世界,认清现状,消化所读的书,这样才能达到实用的效果。

3.王国维也表达了类似的意思,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必须在宇宙内外。变成这样,你就可以写了;在它之外,我们可以观察它。入之,则怒;除此之外,就是高。”王国维从美学的角度做了一个陈述,他的意思其实是一样的。

4.在这个“进”与“出”的过程中,学者的主体角色值得认真思考。他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更不是一个无根无据的漫步者,然后“学习,质问,仔细思考,分辨清楚,鞠躬修行”。阅读的过程是书与现实不断对话和解读的过程。读者“深入其中”,理解原著精神,吸收书中营养,同时又能“超越之”,应用于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狭隘的人生体验得到了拓展,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修身养性”。同时,为了改变现实,必须对书籍进行创造性的解读和改造,使其当下的生活和文化融入到古籍中,使古籍具有生命力,成为改造现实和规划未来的参考。

5.这种读书方法具有鲜明的儒家特色,贯彻了儒家“学成”、“学以致用”的思想,也对应了孟子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利世”的社会存在方式。到了明代,从小学开始(明代称为社会科),科举求官,以朱《四书章句集注》为教材,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证诸远见,审诸古训,尊所闻,行所知”的过程。从小就开始这样反复训练,“天天以义填心”,长大后自然能达到“扶正心神”的目的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孕妇堂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1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