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总支出占个人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根据统计数据,19世纪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ngel)就消费结构的变化画了一个规律:一个家庭的收入越少,家庭收入(或总支出)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用于购买食物的比例就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公民的平均收入(或平均支出)越高,购买食品的支出比例越大。随着一个国家的繁荣,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概述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的比例数。19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经济学家恩格尔调查了比利时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状况,研究了收入增长对消费需求和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具有规律性的原理,即恩格尔定律。其主要内容是指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购买温饱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用于购买食物的平均支出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是由粮食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决定的。恩格尔系数是59%以上贫困,50 ~ 59%温饱,40 ~ 50%小康,30 ~ 40%小康,不到30%最富。
含义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总支出额不变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越大,恩格尔系数定义越能说明花在食品支出上的金额;恩格尔系数越小,花在食品支出上的金额越小,两者成正比。另一方面,当食物支出不变时,总支出与恩格尔系数成反比。因此,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总的来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恩格尔系数较高,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低,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穷。反之,恩格尔系数较低,作为家庭来说则表明收入较高,作为国家来说则表明该国较富裕.
恩格尔定律主要表达的是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一定趋势。揭示了居民收入和食品支出之间的相关关系,用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例来说明经济发展、收入增加对生活消费的影响程度.众所周知,吃饭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收入水平低的时候,必然在消费支出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收入的增加,在食物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况下,消费的重心将开始向服装、使用等其他方面转移。所以,恩格尔系数越大,一个国家或家庭生活越贫困;反之,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越富裕。
计算公式
图3恩斯特恩格尔
恩格尔定律的公式: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r1)
或 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x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r2)
注:r2也被称为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
恩格尔定律是在经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的,仅在其他变量均为常数.的前提下适用,因此,在考察食物支出占收入比例的变化时,还应考虑城市化、食品加工、餐饮业以及食物本身的结构变化对家庭食物支出增加的影响。只有当平均粮食消费水平相当高时,收入的进一步增加才会对粮食支出产生重要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按照恩格尔定律的比例,是生活水平的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金额总支出金额x100%=恩格尔系数
除了食品支出,服装、住房、日用品等方面的支出。也说明了在一段时间的家庭收入或总支出增加后出现下降的趋势。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一般随着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降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78年的57.5%和67.7%下降到2010年的35.7%和41.1%。[2]
各国现状
世界
根据恩格尔系数,联合国有一个划分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标准,即一个家庭恩格尔系数平均大于60%的国家是贫穷的;50% ~ 60%是温饱;40% ~ 50%是小康;30% ~ 40%相对富裕;20% ~ 30%比较丰富;20%以下是极其丰富的。按照这个分类标准,在20世纪90年代,只有美国的恩格尔系数在20%以下,达到16%;欧洲、日本、加拿大,一般在20%到30%之间,比较富裕。东欧国家,一般在30%-40%之间,相对富裕,其余发展中国家基本小康。
中国
中国关键年份恩格尔系数数据的变化:
1978年平均值为60%(农村为68%,城镇为59%),属于贫困水平;
2003年,平均值为40%(农村为46%,城镇为37%),属于小康水平;
2015年平均值30.6%,比较富裕;
2016年平均值为30.1%,属于相对富裕水平,离上升到富裕水平只有0.1个百分点。[3]
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约为68%,城市家庭恩格尔系数约为59%,平均计算在60%以上。中国是个穷国,温饱还没有解决。当时,中国有2.48亿人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改革开放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家庭和城市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下降。到2003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下降到46%,而城市家庭的恩格尔系数约为37%,加权平均约为40%,也就是说,已经达到小康水平。可以预测,我国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将继续下降。根据2016年《时事报告》杂志第二期《6.9%的经济增速怎么看》提供的数据,中国2015年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0.6%。
恩格尔系数在我国学术界是否适用一直存在争议。持否定意见者认为中国居民的生活状况不符合恩格尔定律。如1997年福建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在全国各省中最高,达到62%,海南省为59%;而陕西省生活水平较低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7%,宁夏为46%。
尽管存在争议,但总的来说,中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符合恩格尔定律。
首先,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长期趋势。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数据证实了这一点。80年代以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5%以上。从1985年到1995年,虽然恩格尔系数逐年波动,但这十年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59%之间;自1996年以来,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0%以下。其次,同一年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也符合恩格尔定律。比如1997年,他们按可支配收入排队五等份,恩格尔系数依次为55.7%,51.1%,47.9%,43.6%,39.5%。2009年底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例如下: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
农村家庭占43.7%。
注意事项
使用恩格尔系数时应注意:
一是恩格尔系数是一个长期趋势
时间越长,趋势越明显,恩格尔系数在某一年的波动是正常的;
二是在进行国际比较时应注意可比口径。在中国城市,住房、医疗、交通等方面的补贴很多,做国际比较时要调整到同口径;
由于三是.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不同,恩格尔系数略有差异
在应用恩格尔系数进行国际比较时,各国的价格体系和福利补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要注意个人消费支出的实际构成,注意用恩格尔系数来反映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会产生误差。
在计算恩格尔系数时,个人消费支出总额需要从购买支出或金融产品支出中剔除。就我国而言,购房支出属于资产转让或资产投资。其他个人投资支出不能计入个人消费总额。
重要意义
降低恩格尔系数意义重大。有鉴于此,一些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广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是降低恩格尔系数的最重要手段
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越富裕。相反,加快经济发展,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会直接推动恩格尔系数下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必然会提高生活消费水平。在保证粮食需求的前提下,城乡居民增加的消费支出必然会投入到非粮食消费中,这可以提高他们的穿着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购买耐用消费品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他们自身的教育和学习质量,在出国旅游时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总之,非食品消费支出增加越多,恩格尔系数越低。相反,如果城乡居民收入不快速增长,就不会有额外的经济收入增加非粮食消费支出,恩格尔系数必然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实现最低生活水平以下人群免费医疗后,医疗费用将大幅降低,生活将得到改善,食品费用将上升,恩格尔系数将相应上升,幸福指数将大幅上升。
加快食品工程建设,抑制食品物价上升幅度
粮价上涨必然导致粮食消费支出增加。在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城乡居民必然会减少非食品消费支出,导致恩格尔系数反弹上升。如果食品价格快速上涨,必然会增加人们的生活负担,变相降低生活水平,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严重时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恩格尔系数也会急剧上升。
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合理消费
有些人有这样一种人生哲学,“吃饭才是真正的成就”。用这个概念,一定要注意吃饭,每天暴饮暴食,食物摄入过高,增加食物消费支出,提高恩格尔系数;食物摄入过高,如果不注意体育锻炼,必然会带来肥胖,有时还会带来隐患。目前有些疾病被称为“富贵病”,是由暴饮暴食和营养过剩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居民合理消费。在保证正常食物需求的情况下,形成合理的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人来说是经济有益的。同时,各级政府和部门严格控制用公款吃喝的现象。一方面,他们省钱,树立廉洁形象;另一方面,他们也为人们树立了良好饮食习惯的榜样。[4]
广泛应用
恩格尔系数通常用来衡量世界上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恩格尔系数的统计数据状况。按照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为贫困59%以上,温饱50-59%,小康40-50%,富裕30-40%,最富有30%以下。在将这一标准应用于国际和我国城乡比较时,要考虑那些无法比较的因素,如消费品价格比较的差异、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产生的特殊因素等。对于这些横断面比较中无法比较的问题,在分析比较时要做相应的排除。另外,在观察历史条件的变化时,需要注意的是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一种长期趋势,而不是一年一年下降的绝对趋势。它通过平滑短期波动来寻求长期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