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诗人为我们成功地再现了长江中下游天门山磅礴奇诡鬼斧神工的自然美,亦表现了诗人豪放、傲岸的非凡个性,流露了其一腔爱国热情。
墨萱图其一作者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墨萱图其一》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是元代诗人王冕创作的诗词作品。表达了在外游子对故乡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和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愧疚之情。
解释:灿烂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望大陆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全诗表现了诗人期望两岸统一的情感和渴望回归大陆的心情,表达了他在有生之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失望情感,以及他未能回到大陆、回到故乡、与故乡亲人相见的痛楚。
诗词点评:这首诗在构思方面以虚写实,情、景、事有机结合。作者设想安葬,想象死后魂魄远望,想象魂魄恸哭,想象远望之景,想象孤魂寂寥,这些都是虚写,实际上表现生前活着时的痛苦。作者明确实写了自己的悲哀情感,暗示虚写了自己的遭遇和国家的现状。读者可以通过诗中明确地抒情,在头脑里再现出一个活生生的慷慨悲壮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作者于右任,汉族,陕西三原人,祖籍泾阳,名伯循。1907年在上海创刊《神州日报》,任社长,1908年起,相继创刊《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宣传革命,持论激烈。1922年任上海大学校长。南京政府成立后,曾任审计院院长、政府委员、监察院院长等职。1964年病逝于台湾,有《右任文存》《右任诗存》等行世。
最后一课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崇高的爱国精神。
2、《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
3、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和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的形象栩栩如生。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