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菊花茶泡水后的颜色应该是淡黄、透明的。其中,不同菊花也有所差别,杭白菊、京白菊泡出的水颜色一般为浅黄,而贡菊的颜色更深一些,偏绿。挑选菊花茶的办法:选有花萼,且颜色偏绿的菊花,这样的最新鲜;颜色发暗的菊花不要选,这种菊花是陈年菊花,有可能长霉;用手摸,松软、顺滑且花瓣不零乱、不脱落,表明菊花刚开的时候即被采摘。
四川的特产茶叶有哪些
工夫红茶称“早白尖”,主产于宜宾地区,茶条紧细有锋功、色泽乌润,汤色红润,香气醇爽。
峨眉毛峰产于雅安凤鸣山区,茶条紧卷,嫩绿油润,银芽秀丽,白毫显露,香气鲜沽,汤色微黄带碧。
竹叶青茶产于峨眉山,茶条扁平挺直,色泽嫩绿微黄油润,汤色清亮,香味浓爽。
蒙顶茶产于四川的蒙顶山区,蒙顶茶外形扁直,茶叶的茶芽与毫毛显露,茶香持久鲜香,冲泡后茶汤鲜美甜醇。
峨眉茶产于风景秀丽的峨眉山,峨眉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这边山好水好,空气好,环境好对于茶树的生长十分适合,使得出品的峨眉茶品质极佳。
青城茶产于青城山地区,青城山也是我国的名山,出品的青城茶茶叶品质也很好。
泡茶制作技巧大全
1、水的选择
关于冲茶用水,古人十分讲究。古人认为山上的泉水最好,江永次之,井水最次。陆羽对煮水的沸度都十分讲究,认为煮沸程度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过了三沸,水就煮得过老,就不可以用来冲茶了。
古人对于水之于茶的认识很深,认为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茶的品质,水不好,就影响着茶的色香味,在古人看来,杭州的“龙井茶,虎跑泉”是浙江茶水双绝;闻名遐迩的“蒙顶山上茶,扬子江中水”堪称茶与水的最好搭档。名泉名水伴名茶,可谓相得益彰,美不胜收。
除泉水与江水外,古人又极重视雪水,认为雪水是天泉。自然界中来自天上的甘霖,用它来泡茶,自然有一种无可比拟的韵味,雨水也是如此。
用泉水、江水、雪水、雨水等来泡茶固然美妙,但由于受气候、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并不是随时都可获得。现代人泡茶主要还是用自来水。自来水,一般是指经过人工净化、消毒处理后的江水或湖水。但是因为在净化消毒过程中用了氯化物,有时氯气会过重。这样的水如果在缸中贮存一晚上,等氯气自然消失后用来泡茶就可以了。
2、茶的冲泡方法
当有了好茶、好水之后,冲泡茶的方法是否得当也很重要。如同外国人的煮咖啡,调理得当就会得到一杯香味浓郁醇厚的咖啡。煮茶泡茶也是如此。
古人对煮茶方法十分讲究。传说唐代智积和尚十分懂得品茶,以至于非陆羽煎的茶不饮。当时代宗皇帝便召智积和尚进宫,试一试是否如人们传说的那样。代宗先让擅长煮茶的好手煮了一杯茶给智积和尚,谁知他略一沾唇就放下了。皇帝又密召陆羽进宫,智积和尚喝到陆羽煮的茶,十分欣喜,一边品茶,一边赞叹说:“这碗茶真是陆羽亲手做的!”皇帝这才信服,并召出陆羽出面与智积和尚相见。
关于煮茶,古人最看重的是水煮的老嫩,讲究水的温度,水过分老则不可食。宋朝蔡囊在其{茶录》中这样写道:“候汤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这里实际上讲的是煮茶的水温、时间要得当。
现代研究证明,因为茶叶的种类等级不同,泡水多少及水的温度不同,茶叶冲泡后浸出的化学成分及茶的风味就有很大差异。茶叶中能溶于水的化学成分约有200种左右,如咖啡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果胶质等。一杯理想的茶,既要让茶叶中可溶于水的化学成分充分溢出,又要使各种成分适当协调。这就需要掌握好泡茶的水温及用水量的多少,这样,才能使茶汤中的儿茶素与氨基酸等有效成分的比例恰当,冲出的茶汤才能味浓甘鲜、汤色清明。
怎么区分新茶和陈茶
1、观色泽: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受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使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如绿茶中叶绿素分解的结果,使色泽由新茶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得黄绿枯灰。绿茶中含量较多的抗坏血酸(维生素c)氧化产生的茶褐素,会使茶汤变得黄褐不清。而对红茶品质影响较大的黄褐素的氧化、分解和聚合,还有茶多酚的自动氧化的结果,都会使红茶由新茶时的乌润变成灰褐。
2、品滋味:在选购茶叶时,一定要亲口品一品。再好的茶,只有在品尝、对比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陈茶由于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内缩合物,结果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从而使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同时,又由于茶叶中氨基酸的氧化,使茶叶的鲜爽味减弱而变得滞钝。
3、闻香气:陈茶由于香气物质的氧化、缩合和缓慢挥发,使茶叶由清香变得低浊。科学分析表明,构成茶叶香气的成分有300多种,主要是醇类、酯类、醛类等特质。它们在茶叶贮藏过程中,既能不断挥发,又会缓慢氧化。因此,随着时间的延容长,茶叶的香气就会由浓变淡,香型就会由新茶时的清香馥郁而变得混浊低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