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比精白米高出几倍到十几倍,且富含多种膳食纤维和抗氧化成分,能强身健体,美容养颜,可控制血糖和血脂;
食材:大米,糯米,小米,薏仁,红小豆,绿豆,干红枣,板粟,花生,核桃,莲子,干百合,冰糖,清水;
腊八粥的做法如下:
1、将大米,糯米,薏仁,红小豆,绿豆用清水洗净备用;
2、干红枣用清水洗净,用温水浸泡20分钟,使其泡发;
3、板粟,花生,核桃剥壳去衣留净肉,莲子浸泡,干百合用温水浸泡至发软;
4、将大米,糯米,薏仁,红小豆,绿豆和莲子混合一起,然后倒入锅中注入清水,大火烧沸;
5、放入红枣,板粟,花生,核桃,用温火熬40分钟,搅拌;
6、将小米和百合放入锅中混合均匀,用温火熬制20分钟,搅拌;
7、待八宝粥香糯黏软时,放入冰糖,继续加热并保持搅动,使其融化后即可。
腊八粥什么时候喝
腊八粥,是传统的美食,是在腊八节这天喝的。腊八粥什么时候喝?是早上吃还是晚上喝?
1、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喝腊八粥,用以庆祝丰收,一直流传至今。古时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民间流传着喝“腊八粥”(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2、对于喝腊八粥这一习惯,在一些地方也是有禁忌的,那就是喝腊八粥不过午。每年腊八节前一天晚上人们就开始熬制腊八粥,等到第二天早上食用,如果喝不完的话可以分给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喝,但是不能过中午。有句俗语叫“早食粥来年粮食早收”。
腊八节为什么要喝腊八粥
腊八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逢腊月初八,喝上一碗暖暖的腊八粥成为我们的习惯,寄托了我们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所以在腊八这天,家家户户喝腊八粥,为的就是以防下巴被冻掉。
其实“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腊八粥跟释迦牟尼有关,据说释迦牟尼成道前苦修六年,略无所获,一天在河中沐浴时,吃了牧女苏耶妲送的乳糜,恢复了精力,在毕钵罗树下悟了道。乳糜即乳粥,后来释迦牟尼的弟子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也为了感谢牧女,于是僧人们在腊八这天手捧钵盂,到街上化缘,将化来的米、枣等煮成粥,发给挨饿的人们。从此每年的腊八喝腊八粥。
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吗
腊八节离我们也不远了,听闻在腊八节的时候有喝腊八粥的传统,这是真的吗?腊八节喝腊八粥有着什么样的寓意?
腊八节要喝腊八粥吗
周朝的冬日祭祀叫作“蜡八”,而蜡、腊、臘的字形和发音十分相似,于是“蜡八”后多被讹作“腊八”,原来定于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进行的“腊祭”也被讹作“腊八”而被固定在腊月初八,如《荆楚岁时记》中讲:“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腊祭是汉代以前的皇家隆重的冬日祭祀活动,在汉代以后就衰落下来了,大概到了唐宋以后,这种风俗与佛教相结合,成了佛教节日——腊八节。
记录北宋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十二月》中讲:初八日,街巷中有僧尼三五人作队念佛,以银、铜沙罗或好盆器,坐一金铜或木佛像,浸以香水,杨枝洒浴,排门教化。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日,寺院送面油与门徒,却入疏教化上元灯油钱。
腊八节喝腊八粥的寓意
1、祛除疫病迎接祥瑞,以前有赤豆打鬼的风俗,为应对疫鬼作祟,腊月初八用赤豆熬粥。
2、不忘保持勤俭节约,盼望来年丰衣足食。相传西晋某人好吃懒做,后来痛改前非,每逢腊八都要煮粥。
3、对他人来说是恩泽庇佑,对自己来说是功德,佛粥也代表健康好运。
腊八节有什么活动
腊八节有祭祀、吃腊八粥、吃冰、吃腊八豆腐、吃腊八面、吃腊八蒜等一些习俗。
祭祀:
腊八节最早就是为祭祀而产生的节日,不过现在在腊八节祭祀的地方已经很少了。
吃腊八粥:
这是过腊八节的时候人们一定会吃的一种食物,就腊八节来说,几乎所有习俗都是围绕喝腊八粥进行的,腊八粥又称八宝粥,里面有多种杂粮,是一种对人的身体很有好处的食物。
吃冰: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习俗,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把冰敲成碎块,据说吃了这个时候的冰,一年都不会肚子疼。
吃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腊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的豆腐,它的保质期长而且可以有多种做法,非常受人们喜爱。
腊八节有哪些别称
腊八节的别称有“佛成道节”、“法宝节”、“成道会”。腊八节早在我国先秦时期便有记载,腊八节即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