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请注意一下几点!

2019-07-23 00:00:00人气:84

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体温调节功能较差,因而易感染,护理起来必须细心、科学、合理。专家们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给予指导。

新生儿护理要做到以下几点:

1、喂养:新生儿消化功能差,母乳是最理想的食物,要坚持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喂养,可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预防感染:新生儿抵抗力差,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尽量减少亲戚、朋友探望,护理新生儿前应用肥皂洗手,洗干净手对预防新生儿感染十分重要。家里患有感冒或各种传染病的人更不要接触新生儿。

3、皮肤护理:新生儿的皮肤娇嫩,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十分重要,特别是皮肤皱褶处,如颈部、腋下、肘部、腹股沟等,要每天洗澡、更换衣服,尿布湿了及时更换,每次大小便后都应清洗干净,女婴清洗外阴时应从会阴向肛门擦洗,以防止肛门周围的粪便污染阴道及尿道口。

4、五官护理: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于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

5、洗澡:从医学角度讲,有条件的家庭应该每天给新生儿洗澡,但有时由于条件有限,洗澡时室内温度难以保证,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则根据气候来选择两次洗澡间隔的时间:炎热的夏天,可每天洗1-2次澡;春、秋或寒冷的冬天,由于环境温度较低,如家庭有条件使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在38℃-50℃之间,选用的浴液或肥皂应为对皮肤刺激小的婴儿专用肥皂。

6、大便观察: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粘性,大便性质比较粘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延伸阅读

【一】夏季新生儿护理-育儿知识

夏天是新生儿出生率最多的季节,新生儿的护理比冬季出生的来说要相对容易一些,因为天气炎热,食品也很容易变质,如果这里妈妈吃了再哺乳给新生儿有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问题,所以在吃的方面要特别注意,夏季还容易出现痱子、红屁股现象,所以在护理方面也十分讲究,那么夏季新生儿护理具体还有哪些呢?

夏天气温较高,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善,皮肤散热功能差,容易出现脱水热,这也是夏季新生儿易患的疾病,如果这里水分补充不足,宝宝包裹的太严密,就会出现脱水热,严重时会引起新生儿惊厥。所以夏天出生的新生儿一定要保证充足的水分,妈妈们可以多饮水、多喝汤,新生儿除吃母乳外也要适当饮水,奶粉喂养的更要注重水分的补充。

夏季食品营养成分要合理,易吃清淡消化的食,夏天食物还容易变质,如果妈妈吃了变质的食物过奶给新生儿很容易出现腹泻等症状,尽量吃当餐煮过的食物,不要吃隔餐的食物,如果是人工喂养的新生儿,一定要注意奶具的卫生,常消毒,不要吃剩奶,要现吃现配。

【二】新生儿拍嗝的正确方法-育儿知识

宝宝竖着抱着头趴在大人的肩膀上 手心呈空状自下而上拍 有的宝宝要拍好长时间才打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新生儿拍嗝的正确方法 正确的新生儿拍嗝方法是什么?”吧。

宝宝吃过奶之后,你可以给她竖起来抱轻轻的拍拍背把嗝拍出来,这样吐奶会好一些。

正确拍嗝法解说 刘文琪护士长说,帮新生儿拍嗝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只要方式正确,就能帮助宝宝排出肚子里的空气,减少吐奶与溢奶的情况。她建议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为宝宝拍嗝。

1 俯肩拍嗝法 适合初生宝宝。 将纯棉毛巾铺平在妈妈的一侧肩上,以免宝宝溢奶脏了妈。 此方法适用于三个月以上宝宝,新生儿也可用此法,需要注意一定要保护好宝宝头颈部。。

竖抱小宝宝拍嗝的正确方法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小编总是拍不出嗝。

你好,宝宝喝奶以后让他趴在你的肩头,从下往上不停的拍打,轻轻的拍。直到宝宝打出嗝来。大概5分钟左右吧!

你好,把宝宝竖起来拍个的时候让他趴在你的肩上,或者是趴在你的腿上,轻轻的拍打后背

像宝宝平时喝饱的时候就可以把宝宝竖着抱起,然后轻轻的拍拍他后背就可以了,或者把宝宝趴着,然后轻轻的拍拍也可以的

如果宝宝打嗝不停你可以试试别的方法,比如给宝宝喝点热的水,缓解嗝肌痉挛,也可以捏宝宝手腕,由轻到重,因为那有个穴位,可以止嗝。注意宝宝肚子保暖,冷热不均容易打嗝。

竖抱宝宝,一手拖屁股,一手长呈空心状轻轻拍宝宝后背,如果还吐奶,可能就是吃太多了

求教正确的拍嗝方法,小编每次给宝宝拍他都不打嗝,而且吐得还特。

正确,避免力道过大,不必拍得“啵啵”作响,以免宝宝不舒适或吵醒宝宝。 正确拍嗝法解说 刘文琪护士长说,帮新生儿拍嗝并没有想象中困难,只要方式正确,就能帮助。

可以竖着抱一会宝宝就可以缓解他呛奶症状的,轻轻给宝宝拍嗝了从上到下来给宝宝拍隔。给宝宝喂奶还要控制奶的流速了。

就会发生吐奶现象。这个时期宝宝吐奶是很常见的现象,新手爸妈们不必过于担心。防止宝宝吐奶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宝宝拍嗝了,那么,如何帮宝宝正确拍嗝呢?请看下文吧! 影响。

【三】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婴儿常见病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外流至颅腔,一般新生儿颅内出血无明显症状,及时发现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所以家长一定要仔细观察宝宝的任何异常情况,一起来看看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及治疗方法吧!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

1、神智改变:烦躁不安、激惹、嗜睡,重者昏迷。

2、呼吸节律不规则,甚至呼吸暂停。

3、颅高压:前囟隆起,血压增高,抽搐,角弓反张,脑性尖叫。

4、眼征:凝视、斜视、眼球颤动等。

5、瞳孔不等大和对光反应消失。

6、原始反射减弱和消失。

7、不明原因的低体温、贫血、黄疸、频繁呼吸暂停及休克等应注意颅内出血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根据不同的出血部位,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各类型颅内出血的特征性表现主要如下:

1、硬脑膜下出血

主要由于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所致。轻微出血无症状;严重出血者生后即出现不安、尖叫、双眼凝视、限局性惊厥、限局性肢体运动障碍;病情危重者呼吸节律不整或呼吸暂停、惊厥严重。轻症预后良好,严重病例可因形成硬膜下积液或慢性血肿而导致限局性脑萎缩、局灶性惊厥。

2、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常为桥静脉破裂所致。突出表现为易激惹,可伴惊厥发作,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因蛛网膜下腔粘连而出现脑积水。

3、脑室旁脑室内出血

多见于早产儿。据头颅b超或ct分为4度。ⅰ度:脑室管膜下出血。ⅱ度:脑室内出血,脑室无扩大。ⅲ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室扩大。ⅳ度:脑室内出血伴脑实质出血。多在3天内发病,75%属ⅰ、ⅱ度出血,临床无明显症状,预后良好。出血严重者神经系统症状进展快,出现昏迷、惊厥、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循环衰竭,可危及生命。存活者 遗留脑积水或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

4、小脑出血

病情常急剧恶化,严重出血病例由于出血压迫脑干而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应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搬动。如因特殊情况(急诊检查及手术治疗等)需搬动病儿,应保持头部固定。对于昏迷病儿应置于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高热时应及时降温。如头痛、烦躁者,可给予适当镇静药。注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足够的热量供给。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应注意纠正低血压,将血压提至适当水平。

2、对症治疗

对于严重症状应及时处理,如积极抗惊厥和控制脑水肿、颅内高压等。抗惊厥常用氯硝西泮、水合氯醛、苯巴比妥及苯妥英钠等。脑水肿的处理常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颅内高压者可静脉推注脱水剂或利尿药。

3、病因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处理。如对于血小板减少所致者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或新鲜血;对于血友病应输注ⅷ或ⅸ因子;感染所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低凝时应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抗纤溶药物;对于维生素k缺乏症应输注维生素k和凝血因子复合物或新鲜血等。

4、腰椎穿刺

反复腰穿放脑脊液适用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及小儿蛛网膜下腔出血,可减少脑积水的发生。但如患儿头痛剧烈、呕吐频繁或极度烦躁甚至已出现脑疝的早期征象,则应禁忌腰穿,以免诱发脑疝。

对于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通常每次可放脑脊液量3~14ml。起初可每天腰穿一次,当颅脑ct或b超显示脑室明显缩小或每次腰穿流出脑脊液<3~5ml时,则可改为隔天一次或间隔更长时间,直至脑室恢复正常大小。总疗程一般为2周至1个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需要有超声的动态监测。

5、硬膜下穿刺

适用于大脑半球凸面硬膜下血肿的治疗,前囟未闭时尤为适用。穿刺成功后应让液体自动流出,而不要用空针抽吸,每次流出的液体量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15ml),否则可能诱发再出血,甚至导致死亡。穿刺的间隔时间取决于硬膜下出血量或颅内压,一般可每天或隔天穿刺1次。两侧硬膜下血肿者,每天只穿刺一侧,交替进行。

6、手术治疗

若出血量较大,脑实质症状严重或出现脑疝等危险症候,应早期进行手术,清除血肿。一般病例则应待病情稳定后再行脑血管造影及手术,包括清除血肿和对局部畸形血管的处理等,通常以发病后2周左右实施为宜。对大脑凸面桥静脉出血引起的硬膜下出血,多数可经反复硬膜下穿刺引流治愈,少数需手术治疗。对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并发脑积水的治疗,主张反复腰穿放适量脑脊液或加用药物治疗如乙酰唑胺、呋塞米或甘油等,以减少脑脊液的生成,如无效时再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7、介入治疗

近20年多来,介入疗法迅速发展,使一些不能手术或手术困难且危险大的病变得到了治疗,提高了疗效。目前所用血管内栓塞材料可分为固体栓塞剂与液体栓塞剂。前者包括微球、吸收性明胶海绵、聚已稀醇、手术丝线、弹簧钢圈、球囊等,它们主要是靠血流冲击作用将栓塞微粒送入供血丰富的病变区,将脑动静脉畸形或富血管肿瘤的供血动脉分支堵塞。后者主要有硅塑胶液与α-氰基丙烯酸酯两类。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栓塞剂与方法,如对于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或其他颅内外动静脉瘘,宜行可脱性球囊血管内栓塞治疗。

8、康复治疗

ich一旦病情稳定即应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运动和功能训练等。有肢体瘫痪者应尽早开始瘫痪肢体的被动运动;有失语者应坚持早期进行言语训练。尽早让患儿取坐位和站位,不能独坐可先扶坐,坐位有困难者可先采取半坐位,不能独站可先扶站,开始可每天数次,每次数分钟,以后逐渐延长康复训练的时间。此外,还可辅以针灸、推拿、理疗等,以减轻神经损伤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方法

以上就是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表现及治疗方法介绍,不同病因的颅内出血预后情况不一样,不过如果及时治疗,恢复健康的几率就越高。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