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生儿护理

宝宝不睡整觉妈妈也没法睡

2019-07-23 00:00:00人气:83

《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中有这样一段话:“只要你开始带孩子,你就会发现,那种能一觉睡到天亮的宝宝只在书里有,要不就是在别人家里,总之你自己的宝宝不会是这样的。”

近日,小公举的妈咪昆凌在微博上抱怨,宝宝不睡整觉,妈妈也没整觉睡,每天每天睡不够。

很多妈妈都会像昆凌一样,对宝宝不能一觉到天亮感到十分的辛苦。这是小月龄宝宝的共性,确实,没有几个宝宝能睡整觉的,尤其是小月龄的宝宝。

什么是整觉?

不同月龄的宝宝,对于整觉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医学上对婴儿睡整夜觉的定义是连续睡眠5个小时,而不是通常人们认为的8个小时以上。一般在出生后头几个月里,睡整夜觉对婴儿来说,也就是连续睡上6个小时而已。到1岁时,大部分宝宝就能一晚上睡10~12个小时了。

婴儿的睡眠你知道吗?

我们应该了解婴儿睡眠的一些科学事实:

首先,婴儿的睡眠迥异于成年人的睡眠。成年人入睡快,能够马上进入深睡状态;婴儿则入睡慢,需要在父母的辅助下,经由20分钟左右的浅睡状态而后进入熟睡阶段。相信大多数父母都有这样的经验:宝宝看似睡着了,但是一放下来就会苏醒大哭。这是因为他还没有进入深度睡眠,还需要更多的哺乳、安抚、拍哄、轻摇等等。

其次,婴儿的睡眠周期也较成年人短,熟睡程度亦较成年人轻,醒来后,还是需要父母的辅助才能重返梦乡。这其实是他们的一种生存本能,便于一旦发生意外或感到不适,能够马上醒来向父母发出信号。

导致宝宝频繁夜醒的原因

湿疹

湿疹是小月龄宝宝常见的皮肤疾病,泛红脱皮瘙痒,会给宝宝带来不适。尤其是夜晚的时候,周围环境比较安静,宝宝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对瘙痒的关注度就更加敏感了,于是就会导致宝宝夜晚醒得比较频繁,影响睡眠的持续性。

宝宝出现湿疹问题,及时咨询医生,寻求科学的医疗方法和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不要过分相信所谓的偏方、秘方,宝宝不是白老鼠,可禁不起随便的尝试哦。

饥饿

小月龄的宝宝 由于胃容量较小,每次喝奶量不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因此通常要2-3个小时醒来喝一次奶。很多妈妈都反映,宝宝在月子期间夜醒频繁,但出了月子,感觉就好很多。因为1个月以后,宝宝的胃容量增大,喝了充足的奶后,排空时间拉长了。

新生儿晚上2-3个小时喝一次奶,这是很正常的,妈妈们无须干涉也无法干涉,按需喂养就好了。耐心的陪伴他慢慢长大。要知道,黑暗过后黎明就不远了。

缺乏安全感

小月龄的宝宝从妈妈温暖的子宫里出来,对环境的改变尚未完全适应,缺乏充足的安全感,因此会睡着睡着就醒来,寻找慰藉。

小月龄的宝宝,妈妈可以多抱抱他们,建立信赖感。不要担心宝宝会被抱习惯了,当他对这个世界充满安全感,就会安心的入睡了,自然就不会老是粘着妈妈了。

排便/尿

现在的宝宝多数都用纸尿裤了,但宝宝在夜晚排尿时还是会有不适感,特别是吸水性不好的纸尿裤会增加宝宝的夜醒。宝宝起尿布疹、泌尿感染也会在夜晚排尿时让宝宝感到疼痛。导致宝宝夜醒频繁,无法睡整觉。

妈妈们给这类敏感宝宝选择纸尿裤,多考虑吸水性好,干爽透气型的,宝宝的睡眠体验会更好哦。

惊跳反应

婴儿睡觉惊跳实际上这是一个新生儿期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医学上是一个生理性表现,新生儿出现四肢、身体的无意识抖动,通常被称作惊跳。宝宝的惊跳反应和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属于正常反应,一般在6个月以内均有可能出现。小月龄宝宝经常容易被自己的四肢抖动吓醒,然后哇哇大哭。

妈妈们不妨给小月龄的宝宝包上襁褓,包紧紧的感觉会让宝宝睡得更加安稳。

延伸阅读

【一】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及护理要点-新生儿护理

六个月的宝宝已经有出牙的迹象了,父母这时候要注意宝宝的口腔护理哦,同时出牙还会让宝宝有些不舒服,宝妈要用对方法帮助宝宝缓解,了解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可以让父母更好的进行针对性早教,训练宝宝的一些运动能力哦。

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男婴:身高61.4-75.8cm;体重5.97-11.72kg;头围39.8-47.7cm。

女婴:身高60.1-74.0cm ;体重5.64-10.93kg;头围38.9-46.5cm。

宝宝的能力发展主要是指:大运动、精细动作、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和语言、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只是每个宝宝各个月龄重点稍有不同,这也和宝宝的自身发育特点有关系。6个月宝宝的基本技能表现包括:

1、应该掌握的能力(大多数宝宝能做到):会转向声响和说话声;模仿发声;能从俯卧翻身到仰卧,或从仰卧翻到俯卧。

2、发展中的能力(一半宝宝能做到):准备好开始添加辅食;能够不用支撑坐着;把东西塞到嘴里;能够把物品从一只手;递到另一只手。

3、高级能力(只有少数宝宝能做到):身体可以向前扑或开始爬了;可以含混不清地说话或发出某些音节;能把东西拉向自己。

六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六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1、日常护理

户外不要让风直接对着头部,晚上睡觉注意肚子不要受凉了。洗澡时室内温度不要太低,快速穿衣。喝奶或是晚上睡觉出汗,及时用干毛巾擦,换干的衣服。

2、日常卫生

春天易滋生病菌,宝宝的奶瓶要勤消毒,衣服和玩具经常消毒或在太阳下暴晒,没有太阳时,可以用烫斗烫一下宝宝的衣服,以达到高温消毒的效果。

3、添加辅食

这个月还是辅食添加初期,只要宝宝吃就行,不能要求种类和数量。每个宝宝对于辅食的需要程度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要求宝宝。可以试着给宝宝吃些固体食物,如面包、磨牙棒、馒头。

4、口腔护理

6个月的宝宝牙齿尚未萌出,牙槽尚未发育,口腔比较浅。随着流涎细胞”的逐渐发达,口水分泌也逐渐增加,流口水会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而乱喷唾沫可以说是流口水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5、眼睛护理

6个月以后,宝宝的两眼可以对准焦点,会调整自己的姿势,以便能够看清楚想要看的东西。医生建议每6个月对婴儿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以确保双眼视力的正常和眼球运动的协调性。

6、宝宝睡眠

当长到第6个月时,睡眠仍然是宝宝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爸爸妈妈一定要合理安排宝宝一天的生活,使宝宝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宝宝有充沛的精力。

六个月宝宝护理要点

温馨提示: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很多宝宝都是由妈妈照顾的,和爸爸的感情就没有妈妈的深,爸爸们要多抽点时间和宝宝进行互动哦。

【二】5个小方法解决秋季宝宝便秘-婴儿常见病

秋季之所以便秘多发,其主要原因是——燥是秋季的主气,秋季便秘多因为肠燥。燥易伤津,人体津液亏损就会泛起口唇燥裂、毛发干枯、皮肤干燥等症状,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很多原来就有便秘的患者会因秋燥而加重病情;一些原本没有便秘的人,也轻易在这个季节感到大便干结难解。宝宝也是这样。那秋季宝宝便秘怎么办呢?5个妙招帮你。

1、腹部按摩法

如果宝宝便秘,解出的大便就会又干又硬,干硬的粪便刺激肛门会产生疼痛和不适感,宝宝因惧怕解大便而不敢用力排便,大便总不能排出,便秘也就会越严重。为了让宝宝能够顺利排便,妈妈可以用手掌给宝宝轻轻按摩腹部。

按摩方法:以手掌根部紧贴宝宝腹部,以肚脐为中心,以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右下腹的顺序,边揉边推,如此反复。每次按摩时间持续8-10分钟即可,每日按摩2-3次,直至便秘好转后,再坚持1-2周,可以巩固效果。揉腹有促进腹部胃肠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的作用,对于帮助宝宝顺畅排便很有帮助。

2、喝金银花露

秋季天干物燥很容易上火,金银花露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且味道甘甜,价格不贵,用于治疗宝宝通便效果也不错。但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内火重,所以让孩子长期饮用金银花露,甚至用它来代替宝宝的日常饮水,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引起小宝宝便秘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宝宝最近饮食成分不当,或者肠道功能异常,或者是消化道发育畸形等。家长用任何药物前都一定要先查明宝宝便秘的原因,或调节饮食,或对症用药,不可盲目服用金银花露。毕竟,金银花露性质偏凉,长期饮用对宝宝幼嫩的脾胃有一定的伤害,影响正常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会形成依赖性,所以宝宝便秘千万不要长期饮用金银花露。

3、调整饮食是关键

妈妈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增加水分,注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蔬菜类食物的合理搭配。妈妈还可以在牛奶中加糖或者加喂果汁(如番茄汁、桔汁等),以刺激肠蠕动。较大的婴儿可加菜泥、菜末、水果、粥类等辅食。再大一些的孩子,可添加较粗的谷类食物,如玉米粉、小米、麦片等制成的粥。

4、热水浸浴法

盛一盆热水(水温适度),抱住婴儿两腿,让其臀后部分浸入水中,持续2分钟后抱出,休息2分半钟再次浸入水中,如此重复数次。

5、开塞露、肥皂条

对于便秘3天以上的宝宝,妈妈可以使用开塞露或肥皂条,这些方法虽然见效较快,但是不宜宝宝长期使用。

开塞露通便法

让宝宝取左侧卧位,将开塞露尖端剪开或剪去顶端并修剪光滑,先挤出少量药液润滑开塞露顶端及肛缘,然后轻轻插入肛门,用力挤压塑料壳后端,使药液全部注入肛门内,然后退出空壳扔掉。随后让小儿尽量保留药液,到了实在不能忍受时再排便,即能达到通便的目的。

肥皂条通便法

将普通肥皂修成圆条状(底部直径1厘米左右,长3厘米左右)用水泡光滑后塞入肛门,由于肥皂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使肠蠕动增加、润滑肠壁而引起自动排便。不过,有肛门黏膜溃疡、肛裂者不宜使用此法。

以上就是关于秋季小宝宝便秘怎么办的相关介绍了,希望可以帮助到你们!

【三】宝宝几个月可以把尿给宝宝把尿注意事项-新生儿护理

因为宝宝刚出生各方面都还很柔弱,如果给宝宝把尿有可能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弄伤宝宝的颈椎哦,所以前几个月都是不建议帮宝宝把尿的,那么宝宝几个月可以把尿?给宝宝把尿需要注意些什么呢?其实给宝宝把尿需要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时间、方式、把尿训练等都是需要家长留心的地方,不要因为一个小小的失误伤到宝宝哦。

宝宝几个月可以把尿

当宝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宝宝颈椎的肌肉已经有力了,可以自主抬头。这时候妈妈给宝宝把尿,那么宝宝头部也不会耷拉下来的弄伤颈椎。因此,如果是给宝宝把尿,等宝宝超过三个月就可以的。双手抓住宝宝的大腿,让宝宝的身子和头部靠在你的身体上,这样就可以把尿了。

妈妈可以在白天可以锻炼把大小便的习惯。首先,妈妈要观察宝宝本身的排便刺激反应,一般排便时会有脸部发红、皱眉、眼睛凝视、腿扭动等,应立即拿便盆,发出“嗯、嗯”或者“嘘、嘘"的声音,诱导排便。注意时间不能太长,如果排不出来,可以过一会儿再把,坚持下来就会习惯的。如果是到冬天和晚上,冬天太冷,晚上睡觉时间长,妈妈可以给宝宝适量使用纸尿裤。

给宝宝把尿最好时间

在中国,很多妈妈早早地希望通过把尿来进行把尿训练,实际上,妈妈不适宜给1岁前的宝宝把尿,因为这时候给宝宝把尿,会引发宝宝多种伤害。给宝宝把尿最好时间是在宝宝1岁半到2岁之间。

相对来说,1岁半至2岁,宝宝心理和生理器官发育逐渐成熟,如宝宝的膀胱具备控制能力,具备了训练大小便的基础,能够听懂和配合妈妈的抱姿与口语提示(如尿尿、嘘嘘声等),妈妈可以给宝宝儿把尿,并适时地做出示范。

给宝宝把尿注意事项

一,不过早。孩子出生后头几个月,便尿频繁,且规律性差,自己也完全没有控制便尿的能力。

二,不强迫。如果宝宝打挺反抗,要立即放下宝宝停止把尿。尊重孩子体现在每个养育细节。

三,不要在宝宝玩耍得正开心,专注的时候把尿。否则会影响宝宝的专注能力。有不会尿尿的人吗?但专注能力如果不好好保护就会失去。

四,不要强迫宝宝把尿。随着宝宝自我意识的增强,即使爸妈始终如一地坚持给宝宝把尿,方法也无可挑剔,但宝宝仍有可能突然抗拒把尿,把尿时哭闹,一放下就尿了。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随他自己的意愿。多准备几条给宝宝换洗的裤子,并及时清洗、消毒。

五,在给宝宝把尿这件事上,爸妈不用过于较真。偶尔可以给宝宝用尿布,比如晚上或是外出的时候,这样会更方便。为了减少宝宝因此产生的混乱感,爸妈可以尽量用传统棉布尿布,因为纸尿裤吸水性能太好,宝宝尿湿或便污后,自己往往意识不到。

家长们不要因为只是把尿就放松警惕哦,如果过早给宝宝把尿可能会造成肛脱、肛裂、尿频,给宝宝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危害哦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