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生长需要很多营养,但是宝宝一旦发生腹泻的话,胃口变差,肠胃功能也变得不好,吸收不到什么营养。但是又不能随便用药,那么可以怎样改善宝宝的饮食帮助宝宝恢复健康呢?
1.稀释牛奶牛奶用米汤稀释后,与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软而疏松的酪蛋白凝块,易于消化。稀释后脂肪含量亦减少。加入米汤后使奶汁中含有三种糖,即牛奶中的乳糖,外加蔗糖和米汤中的淀粉,减轻了每一种糖的发酵性。
2.焦米或米汤均含有少量热量,米炒焦后部分变成炭质,具有吸附作用,减少大便中的水分。
3.酸牛奶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块较小。吃酸牛奶后胃内容物的增加,具有一定的抑制细菌生长作用;还能促进钙的吸收。
4.脱脂牛奶脱脂牛乳中脂肪含量约0.5---1.5%(全脂牛乳中含3.7%),可以减轻胃肠道对脂肪的消化能力。仅适宜短期治疗。
5.鱼蛋白粉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纠正身体长期缺乏蛋白质而引起的营养不良,并能纠正消化酶的紊乱,改善消化功能。鱼蛋白粉中脂肪含量少于0.5%,且不含乳糖,尤其适宜因饮食不当而造成的腹泻。
6.胡萝卜汤把胡萝卜切碎加水、煮烂。含有果胶,具有吸附水分、细菌及毒素的作用,使大便成型。
7.熟苹果泥苹果一切为二,隔水蒸烂,将苹果泥喂给小儿。苹果的纤维较细,对肠道刺激少,并含有果胶,有吸附作用,其中鞣酸有收敛作用。
【一】宝宝常见病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宝宝常见病-婴儿常见病
秋季来临,天气的变化可能会让人觉得很不适应。那么对于宝宝来说,孩子的身体抵抗能力更弱,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更需要慎重对待。那么宝宝常见病有哪些呢?如何预防宝宝常见病?
宝宝秋季常见疾病
1、复杂天引起的支气管炎
秋季天气复杂多变,支气管炎通常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宝宝患气管炎时会大声哭闹,有痰鸣音,宝宝烦躁时,咳嗽会加剧,喘鸣音也会变得响亮,。如果出现黄白色的痰则表示宝宝已经继发了细菌感染。除此之外,如果宝宝体温变化过快,吸入烟尘、花粉、羊毛等刺激性物质都可能引起宝宝支气管感染。
2、皮肤过敏
夏秋交替的季节,从潮湿的季节转向干燥的季节,很多大人都会患上皮肤过敏症。其实宝宝也是如此,一旦肌肤的适应能力无法立即转换,皮肤过敏症状就会出现,比如打喷嚏、抓挠皮肤、流泪等。
3、哮喘症
小儿哮喘症在秋季也是易发病症之一。夏秋交替的季节,早晚凉爽,天气忽冷忽热,这个时候很容易令人体患上呼吸道感染,引发哮喘病的发作。如果宝宝患有哮喘病,除了要随身带药物外,还要注意去医院定期检查。
4、风沙粉尘带来的鼻炎
秋季气温变化较大,风沙增加空气中粉尘量,宝宝免疫机制还不完善,抵抗力偏弱,容易造成宝宝鼻炎。若感冒也可诱发宝宝鼻炎,主要症状为连续打喷嚏,鼻痒,鼻塞,流清水样鼻涕,可伴有头痛。如果不及时控制还会诱发鼻窦炎,腺样体炎中耳炎,咽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顽固性头痛等并发症。
如何预防秋季常见病
1、避免冷热不均
夏秋交替时节,气温不稳定,忽冷忽热,尤其是在一天中气温温差比较大,很易感冒。由于婴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外界的急剧变化,很容易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不要过早给宝宝加衣服,每天要根据天气变化给宝宝增减衣服。
2、预防哮喘
宝宝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我们要更加注重宝宝日常的饮食合理安排,尽量不要让宝宝食用容易过敏的食物,比如一些海鲜类食物。爸爸妈妈们要注意保持宝宝所处房间的空气流通,做好卫生的清洁和打理,减少粉尘的干扰,防止引发哮喘问题。
【二】用中医方法治疗小儿湿疹-婴儿常见病
小儿湿疹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中医认为湿疹主要与湿邪有关,湿可蕴热,发为湿热之证,久之湿则伤脾,热则伤阴血,而致虚实夹杂之证。急性湿疹多见湿热之证,慢性湿疹多为虚实夹杂之证。小儿湿疹中医如何治疗才好?
治疗时以清热利湿,疏风养血润燥为主。中药清湿散中白芷祛风散寒,消肿排脓,燥湿止带;苦参清热燥湿,用于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麻风;夏枯草清肝、散结;青黛清热解毒,凉血,用于温毒发斑;黄柏用于湿热泻痢,湿疹瘙痒;枯矾、雄黄用于燥湿;乌贼骨收湿敛疮,主治湿疹溃疡。
中医是怎样治疗小儿湿疹的
【三】父母应注意的婴儿智力低下的14个表现-婴儿常见病
其实智力低下在宝宝很小的时候是很难发现的,细心的父母有时会发现宝宝的一些不同,但是很少往智力低下去想,那么智力低下的表现有哪些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说说一些婴儿智力低下的表现,一旦发现异常及早就医,还可提高宝宝的智力。
婴儿智力低下的表现
1、吃奶困难:出现在婴儿时期。智力低下的婴儿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表示神经系统有损伤,日后智力会受影响。
2、哭声异常:即从刺激到引起啼哭的时间长,有时需反复刺激或持续刺激才能引起啼哭或者哭声尖锐或哭声细小无力。
3、不会笑或很晚才会笑:正常孩子2个月时就会笑,4个月时能放声大笑。如3个月才会笑,6个月还很少笑,1周岁还不会笑则是智力低下的一种信号。
4、反应迟钝:6个月时不能注视脸面上方缓慢移动的物体,不能朝声响的方向转头,不能向两侧的任一方向翻转,无成人帮助不能坐稳。
5、眼睛功能发育不全:一般来说1个月的婴儿就会用眼睛注意周围环境,智力低下的婴儿则对周围的人或事物不注视。
6、咀嚼晚:喂养困难,吃固体食物不易咽下并且致使呕吐。淌口水,1岁以内属于正常情况,但1周岁后还淌口水则要引起注意。
7、对声音反应差:对大人在边上发出的声音显得没有反应,似乎特别"老实"。哭声少,有时只有尖叫,或是哭声无力,对容易引起哭闹的外界刺激不易哭或难以引起哭。
8、动作笨拙:婴儿喜欢玩手,在出生3~5个月就会了,但到6个月后仍不会玩手或到2~3岁还喜欢将玩具往嘴里放就不正常。孩子动作幼稚,等到学会走路后两脚还是相互乱踢。无目的活动较多,大人也不清楚孩子的意图。
9、运动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儿童比正常儿童明显运动发育迟缓。俯卧抬头、坐、站、走等动作的起始年龄都比正常同龄儿童要晚。尤其走路更明显,往往要到3-4岁或4-5岁才会自己走,而且走不稳。
10、语言发育落后:正常婴儿在7-8个月时就会模仿声音,一岁左右会叫爸爸妈妈,一岁半会说十来个字,能听懂简单的指令,2岁左右会问简单问题,3岁左右能基本表达自己的思想。凡是落后四五个月甚至落后l-2年才有这些表现,都应看作是智力落后的信号。
11、注意力不集中: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或虽然有兴趣但是很短暂,反应迟钝。能力较低,语言能力、思维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比较能力均差于同龄儿童。
12、多动:和过于安静的儿童相反,多动也是某些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个特点。许多智力落后儿童不能安静地呆一会儿,无时无刻不在活动,特别明显地表现在4-5岁的儿童身上。这种多动与正常儿童的活泼、淘气不同,他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一种不可抑制的兴奋而已,碰到什么就摸什么,碰倒椅子和凳子,也不知扶起来。
13、尿味异常:有些智力落后儿童的尿有特殊气味,如苯丙酮尿症患儿就有明显的尿味异常,应立即就医。
14、视力和听力缺陷:严重视听缺陷,如深度近视、远视、散光、全聋、弱听等,对智力也有很大影响。因为视和听是人与外界的交流,就会使智力发育落后。
如果家长发现以上情况,就要及早对宝宝进行全面的智力诊断,如果发现的早,及时治疗,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针对性训练,还是有提高智力的可能,虽然不会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但是只要努力就会有希望。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