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腹泻是宝宝经常发生的事,但并不是排便次数多就一定是腹泻,妈咪们要准确判断,以免着急用药。
怎样判断
判断1 根据排便次数正常宝宝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即会比正常情况下排便增多,轻者4-6次,重者可达1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判断2 根据大便性状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宝宝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顾名思义就是母乳引发的腹泻,这种母乳性腹泻,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婴儿。原因多与母乳中含有较多的前列腺素e2有关,这种物质能促进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水和电解质的分泌而产生稀便。也可能与妈妈饮食过于油腻有关。
母乳性腹泻症状一:大便问题多 母乳性腹泻的孩子,大便异常频繁,次数逐次增多,大便水分多,呈泡沫稀水样。而且,气味有特殊的酸臭味,便稀微绿,有泡沫和奶瓣,有时甚至还带有条状的透明粘液。
母乳性腹泻症状二:婴儿表现不异常腹泻时没有发热,婴儿没有明显的痛苦与哭闹,大便化验没有感染方面的异常,腹泻程度一般,虽腹泻病程较长,但没有其他症状,婴儿精神活泼,食欲较好。
宝宝腹泻护理误区
误区1 只要排便次数多就是腹泻
有的妈咪常在这种情况下急着服用止泻药,可这个问题并不这么简单。因为,6个月内的宝宝在生后不久,可能经常会在喂奶后就排出黄绿色稀便。每天少则4—6次,多则达到10余次,便中还有奶块或少许透明黏液。
这种情况多见于母乳喂养的宝宝,其实它是一种生理性腹泻。随着消化功能逐渐发育,多在添加离乳食品后会自然好转,而并不是患了肠炎。只要宝宝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应良好,睡眠安稳,体重也在增长,大便化验无异常,就用不着服用止泻药,以免影响正常的肠功能。
误区2 腹泻都是由细菌引起的
有的妈咪一见宝宝腹泻,马上就给喂抗菌素消炎。其实,腹泻除了细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宝宝所患的秋季腹泻,就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这种腹泻服用抗菌素后一点也不见效果,只会造成肠道菌群紊乱,导致更为严重的腹泻。有些抗菌素甚至损伤宝宝的听神经,或导致日后个子长不高。因此,服抗菌素不见效时要马上停药,赶快去看医生。
误区3 给腹泻的宝宝吃甜食
宝宝腹泻时,妈咪往往在稀粥或米汤中加些糖,以为这样既补充热能又易消化。然而,这样只会加重腹泻。因为,腹泻使肠黏膜受损,不能将糖分解为能被肠道吸收的单糖,因而使水分从肠壁被动地进入肠道,致使肠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数增加。
【一】帮宝宝洗屁屁8步法-新生儿护理
给宝宝洗屁屁看似是件很简单的事,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也不是件易事。宝宝肌肤娇嫩,很容易受到伤害,而且宝宝抵抗力较弱,脱光后很容易着凉。新手爸妈不要就此怕了,孕妇网网在这里叫你怎样帮宝宝洗屁屁。
洗屁屁的8步法:
1、用一块干净的大毛巾,将宝宝的上半身包起来,防止宝宝着凉。
2、将宝宝扶起来,将他的下半身浸入水盆中。
3、妈妈先在自己手上,将婴儿香皂打出泡沫。
4、妈妈一手托住宝宝,一手用打好的肥皂泡沫清洗宝宝的肛门、腹股沟和皮肤皱褶处。
5、取一块干净的毛巾,用温水沾湿,将宝宝的小屁股再清洗一下。
6、再取一块干净的毛巾,将宝宝的小屁股擦干。
7、别忘了--两边的腹股沟、皮肤皱褶处也要擦干净。
8、在小屁股上涂上一层薄薄的油,就大功告成了
小提示:
1、为防止宝宝的小屁股变成"红屁股",新妈妈在每次换尿布--特别是宝宝大便后换尿布时,最好都给宝宝洗洗"小屁屁"。
2、给宝宝洗屁股要注意保暖,必要时,可以使用电热器保持室温。
3、给宝宝屁股上涂的油可以选用:5%鞣酸油膏、清鱼肝油或熟植物油,如果宝宝小屁股的表皮已破,可以涂清鱼肝油或硫酸新霉素油膏。
【二】新生宝宝度夏小常识-新生儿护理
夏季出生的宝宝因为长时间在温软舒适的妈妈的子宫里,突然来到外界会格外的脆弱,夏季的炎热,空调的冰冷,细菌的滋生等等都在威胁着新生宝宝们的健康。所以妈妈们要了解相关知识将宝宝保护起来。接下来一起学学一些新生宝宝度夏小常识。
新生儿夏季防脱水热
顾名思义就是孩子发生脱水,而且体温上升发热。而归根到底,这其实是因为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肤薄,汗腺发育不佳,散热功能不足,加上体表面积与体重比较成年人大2-3倍,所以特别容易受环境高温的影响而使体温过高。
注意事项:专家提醒新手爸妈,这脱水热一冬一夏,最容易因为婴儿着装不当而发生,一定要警惕。
应对措施:如果发现孩子穿得不少,却轻度发热,又无感染迹象和严重症状时,不妨打开门窗、敞开包裹,适当让孩子吹点小风,喂温开水,洗温水澡。如果出现脱水热表现,更需要紧急送往医院诊治。
预防措施:
1.哺母乳,多喂水
夏天宝宝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消化吸收功能受高温的影响相对不足。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含量适中,最符合孩子的营养需要又易于消化吸收。并且,母乳中含有许多抗体,功能是任何配方乳都无法替代的。因此,坚持母乳喂养对宝宝安全度夏是非常重要的。除坚持母乳喂养外,在两餐之间适量喂些白开水以补充因气温高而丢失的水分,能促进消化吸收,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2.勤洗澡,常更衣
新生儿由于皮肤稚嫩、皮下脂肪少,容易受损。夏天气温高出汗多,加上溢奶及大小便的污染,细菌易在皮肤上生长繁殖而发生脓疱疮、脐炎、红臀等皮肤疾患。因此,夏天应给孩子勤洗澡,常更衣,根据皮肤清洁情况每天洗两次以上,洗澡时应避免对流风,室温最好在24℃-28℃,水温以38℃-40℃为宜。脐带残端尚未脱落也可洗澡,但要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洗完后可使用75%酒精消毒。洗完后用清洁柔软的干毛巾轻轻吸干皮肤上的水分,换上清洁柔软的全棉布单衣。需要提醒的是,夏天气温高,母亲出汗多,皮肤与奶头易受污染,因此母亲要多洗澡,勤换内衣,坚持喂奶前洗净奶头及双手,并要注意指甲的卫生。
3.常换气,勿受凉
为了孩子安全度夏,有条件的家庭居室内是可以安装空调的,但要注意防止孩子受凉。室内温度不宜调得过低,一般维持在24℃-26℃为宜;空调风口不要对着孩子吹;每天至少打开门窗通风换气3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新生宝宝要不要枕头?
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婴儿是不需要枕头的,因为新生儿的脊柱是直的,没有生理弯曲,新生儿在平躺时后背与后脑自然地处于同一平面上,所以新生儿睡觉不需用枕头也不会颈部肌肉紧绷而引起落枕。如果给新生儿垫上过高的枕头反而容易造成脖颈弯曲,影响呼吸功能,造成呼吸障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妈妈们常为宝宝睡觉时惊跳感到担心,这里告诉妈妈们,3个月内的宝宝存在生理性惊跳现象,这是由大脑发育未成熟所致的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所以妈妈们大可放心。
【三】容易引起宝宝屁屁问题的疾病有哪些-婴儿常见病
宝宝从妈妈的子宫来到这个新的世界,对周围的环境都还是陌生的,适应能力和抵抗能力都还是比较差的,很容易被攻破防线生病。宝宝的屁屁也是极其脆弱的,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容易引起宝宝屁屁问题的疾病有哪些?
尿布疹
婴儿的皮肤极为娇嫩,若长期浸泡在尿液中或因尿布密不透风而潮湿的话,臀部常会出现红色的小疹子或皮肤变得比较粗糙,称做“尿布疹”或“红屁股”。
如果婴儿长时间裹湿尿布或脏尿布,皮肤就会受到刺激,形成尿布疹。虽然大部分婴儿可患此病,但有些孩子对尿布疹的敏感性要比另一些孩子高。如果婴儿的屁股上有发痒的红色肿块,可能就是得了尿布疹。
婴儿湿疹
婴儿湿疹,又叫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婴儿的第一年里发作。常在婴儿的腹股沟、生殖器或下腹部发现突起、粗糙的红色斑点,由白色或黄色的厚鳞状层覆盖。当类似的斑点出现在头皮上时,则俗称“摇篮帽”。
目前认为和内分泌、遗传、营养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关。婴儿脂溢性皮炎差不多都发生於出生後3个月内,这段期间正好是婴儿产后皮脂腺功能活跃的阶段。但是每一个正常婴儿均有这种短暂状态出现,并不是都患婴儿脂溢性皮炎。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由于婴儿脂溢性皮炎容易在冬季发生,婴儿母亲缺乏生物素或婴儿消化道吸收不良等也是促发因素。其他如卵圆形糠秕孢子菌、链球菌或葡萄球菌感染也可使症状加重。婴儿脂溢性皮炎多数均在出生後第2~10周内发病。
主要症状是红斑及鳞屑性损害,红斑为圆形或椭圆形,可向外扩展,有时融合成环状或多环状。斑上覆盖棕黄色和头皮黏连的油腻性鳞屑。和成人脂溢性皮炎不同处是不发生毛囊性皮损,也没有湿疹时的丘疱疹出现。头皮以外部位常常是较细碎、颜色较白的鳞屑。
儿童和成人的脂溢性皮炎如果是因为维生素b2的缺乏而引起的,还可以通过饮食的调整来补充维生素b2,如乳类、肝、肾、鸡蛋、小米、鱼、花生、绿叶菜等。
腹泻
小儿腹泻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其中,轮状病毒是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发生流行或大流行。由轮状病毒所引起的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胃肠炎(rotavirusgastroenteritis)。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呕吐及腹泻。病程大多较短。本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常由a组轮状病毒引起,发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婴儿秋季腹泻”。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约1.25亿婴幼儿腹泻,其中大多数发生在发展中国家。b组轮状病毒可引起成人腹泻。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