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

2023-10-09 10:32:01人气:23

时代越来越差的说法,似乎从春秋战国开始就被老学究用来批判晚辈。

孔也不认为他生活的世界,礼崩乐坏,所以你有病,我有药,百家争鸣。

今天,有一些人一边嘴里念叨着,一边走向长椅,戴着老花镜,看着大型直播。

如果你认为这篇文章只是对过去的社会风气和今天的社会风气做了一些比较和判断,那你就错了。以下观点可能会颠覆你的认知。

首先,得出结论。

第一,衰落的世界是周代以来社会进步的趋势。

第二,求异存同(不写反面)可能是未来的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所谓世界的没落趋势,就是道德对人的约束力越来越小,整个社会的风气越来越不“好”。

那么什么是道德呢?人类为什么要有道德?

让我们来听听《淮南子道应》中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周武王消灭了商纣王,赢得了国家,但他的心不太稳定,所以他请姜太公说:“我占领了商纣王的整个世界,这是杀害国王和下面的官员的行为。如果后世有人以我为榜样,造成连续不断的灾难,那就不好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姜太公回答说:“陛下,您能问这个问题真是太好了。这就像打猎一样。当猎物还在活蹦乱跳的时候,猎人不敢轻易射箭,但狩猎成功后,他希望猎物的伤口越小越好。

“如果你想长期占领这个世界,最好的办法就是遮住人们的眼睛,堵住人们的耳朵,引导他们做更多无用的工作。同时用繁琐的仪式和音乐教育他们,让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心满意足,培养他们安逸的心态,让他们的头脑从清明变得浑浑噩噩。

“达到这个层次后,摘下他们的头盔,戴上饰有羽毛的帽子;脱下他们的剑,让他们拿着水板;制定三年孝规限制其生育;大力宣扬等级秩序和谦让退让的精神,让他们斗不起;多给酒肉让他们好吃,然后用音乐逗他们开心,用鬼神让他们敬畏天命,用繁文缛节让他们失去本性,用重葬长丧让他们耗尽财产,让他们为葬礼购买奢侈的陪葬品,让他们陷入贫困,让他们挖沟筑墙消耗体力。如果我们继续这样做,没有多少人能够起义。——只要你用这种方式改变习俗,你就能永远保持江山。”

如果你仔细一点,你可能会发现,蒋公的狠话里有儒家礼乐,也有墨家鬼。从时间上来看,肯定是后世的智者通过蒋公的口说的。

我不知道你读到这里的感受。

是的,道德体系似乎在周朝达到了顶峰,以至于后世如篡汉的王莽,甚至西楚霸王项羽都是它的粉丝,不惜用自己的努力阻止社会的发展,想要回到周朝的礼乐时代。

是的,道德体系是用来求同的。所谓求同存异是大规模的主流,而保留分歧是小规模的支流。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开发这样的系统呢?

美国遗传学家告诉我们,人类和大猩猩的基因相似度是98.6%,更不用说5万年前与我们争夺生存空间的尼安德特人和其他种族了。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能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求同存异,相信共同的祖先,共同的神灵。只有求同存异,才能获得团结的力量和爬上生物链顶端的资格。

在工业文明时期,社会分工的出现带来了效率的大幅提高,事实上,差异的存在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只是因为分工有限,为了提高效率,只能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整个社会就像一台互相配合的大机器,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也只是在求同存异,培养大量合格的机器零件。大家在选择学什么专业的时候,其实是在选择是做螺丝还是做锤子,或者你可以选择做螺丝刀。根本原因是分工不够。

在现代文明中,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致复杂。当互联网改变(正在改变)信息获取和协作的方式时,它为我们提供了更大规模协作和分工多样性的可能性。这时候一切都有些不同了,因为我们共同的目标——成为地球霸主已经实现了。相反,求同可能成为一种抑制创新、减缓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力。

螃蟹效应大家可能都知道,钓过螃蟹的人可能都知道,把螃蟹放在竹篮里,一定要记得盖好。钓多了螃蟹就不用再盖了,因为螃蟹这个时候爬不出来。因为当有两只或更多的螃蟹时,每只都争先恐后地向出口爬去。但是篮子的口很窄。当一只螃蟹爬到篮子口的时候,剩下的螃蟹会用强力的钳子抓住它,最后拖到下层,另一只强力的螃蟹会踩着它爬上去。这个循环,没有一只螃蟹能成功。

你觉得熟悉吗?你身边或多或少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吗?

螃蟹也在求同存异。你为什么爬得那么高,跟我们不一样?跟我下来!

我们今天过得很好,要感谢“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图灵”。没有他们和大多数人的区别,现代科技哪里能给人们带来那么多便利和多样性?

2ff 9773083 db 23 f 71 a 1 . jpeg " data-original=" https://5 b 0988 e 595225 . cdn . sohucs.com/images/20200425/3ed b7ed 8 a6 b 142 ff 9773083 db 23 f 71 a 1 . jpeg "

总而言之:

第一,世界的衰落从来都是一种趋势,因为原本寻求共同点——成为世界霸主的目标已经实现。(其实求同存异和伦理道德的标准一直在变。)

第二,人类正在从求同存异向求异存异转变,主流正在成为支流,这个过程才刚刚开始。

求同存异是什么意思( 求同存异名人事例)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孕妇堂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1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