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现代汉语词典》《算》,你会发现括号里写的是《算》,同页还有《书》。注:同“计算”。原来《》、《蜀》、《suan》都是读对的。
不要把“术”和“术”误认为是“术”的繁体字那么简单。这里有历史渊源。让我们一起学习。
“计算”“术”“算”都与计算有关。《汉语大词典》的鼻祖徐深所著的《说文解字》一书解释说:
“嘿,它有六英寸长。数一数,就能从竹中得到,就能答对。”大意是:“巴”是一种竹制的计算工具,长6英寸(今天约20厘米)。后来也是木头或者玉石做的,古代称之为“计数芯片”。
“数数,数数,读竹简。”大意是:“算”就是算数,读音和“数”一样,古代也叫“算”。
《书》由两个"是"组成,这两个是后来出现的。徐深解释说“显灵,神做事”。古人看神秘的人玩几根小竹竿算数字,被认为是上帝的显示,所以与迷信联系在一起。
徐深认为“簪”是一种工具,即算计,而“算计”是指算计,即策划。但在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中,“术”的使用多于“术”,清以后“术”的使用多于“术”。
先秦时期的“术”与“术”的结合形成了新的“舒舒”一词。1984年出土的汉简《筭数书》是我国最早的数学简牍,最早出现的是“舒舒”一词。
“计算”、“术”、“术”、“算术”正是反映了中国古代数学善于计算并形成了算法的特征。
扩展阅读:
1.徐品芳《数学趣史》,科学出版社,2013
2.潘有发《初等数学史话》,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3.郭树春,《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4.郭树春主编《中华大典.数学典》序言,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