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验知识

疫情下中国大国担当体现

2024-03-29 17:12:01人气:17

1、大国担当首先体现在湖北省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的决定。湖北的省会武汉是“九省通衢”,一旦对人员外流实施全面严格管控,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可想而知。然而,在当时严峻的形势下,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控方法,它可以防止病原体扩散传播,将疫情控制在更小的范围内。这个为了公共利益毅然作出的抉择,当地民众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生活不便可想而知。湖北省以这样的方式担负起沉甸甸的责任,不禁让人肃然起敬。

2、大国担当其次体现在及时向外界通报疫情。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积极主动与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交流信息,世界卫生组织官员特意对中国政府每天通报有关疫情的最新情况表示感谢。信息的及时沟通让国际社会了解疫情的状况,做好防控准备。

3、大国担当更体现在与国际社会分享中国学术界对病毒研究的成果。疫情发生后,中国科学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测定了病毒全基因组,成功研制了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将之与国际社会分享。

4、大国担当还体现在中国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中国是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全球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中国企业停产停工,对世界经济会产生重大冲击。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研判,党中央适时作出有序复工复产的部署,也是承担大国责任的重要表现。

5、大国担当同时体现在中国对医疗卫生系统较弱国家提供的支持。2014年,非洲暴发埃博拉疫情时,中国政府就曾伸出援手,派出医护人员,提供紧急援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医疗力量较弱的国家是严峻考验。实际上,伊朗暴发的疫情中,被感染者的死亡率接近20%。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适时表明态度:愿意向其他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是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姿态。

6、做好自己的事情,是大国担当的前提;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其他国家,是大国担当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要及时、全面地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经验,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尽可能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重要法宝,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今天,更要把这一传统发扬光大。

疫情下中国大国担当体现

延伸阅读

在疫情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

第一:做到避免直接触摸眼睛、嘴巴和鼻子。这些都是传播病情的途径,避免接触。

第二:保持好个人的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双手清洁,建议用肥皂和自来水洗手。

第三:人在打喷嚏或者咳嗽的时候,记得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做到:不要随地吐痰还有乱扔垃圾。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第四:如果个人的身体在感觉到不舒服,出现比如:咳嗽、发热、胸闷等病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问诊。

第五: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待在家里哪也不去,配合白衣天使的安排,如果去了人口密集地区,或者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一定要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第六:不管是任何时候,任何原因前往医院,或者是家里周围地区时,一定一定要记得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请遵照医院医生、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的指示。不能出任何的差错,不能报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疫情如何照顾孩子

1、面对孩子对“发生了什么”的疑问,家长要给出简单的、不含恐怖细节的答案,而是选择科学的方式、简洁易懂的语言,正确的给孩子传递疫情信息。

2、家长可以根据已有的科学信息,和孩子一起列出“预防疾病”的具体做法,可以详细到什么情况下需要洗手,外出后如何消毒,每天运动多久、喝水吃饭情况等。

3、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他们已经会通过手机、电视等了解疫情信息,但可能理解的不是那么透彻。

4、孩子出现烦躁情绪时,父母需要反复耐心倾听,告诉他这段时间确实艰难,烦躁是正常反应,您的接纳会像一面镜子一样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情绪,逐渐恢复平静;如果父母不能耐心倾听,而是急于去反驳、讲道理甚至训斥,这样只会升级孩子的负面情绪。

5、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对疫情的恐惧、担忧、抱怨等负面情绪,也尽量保持自己情绪的稳定,才能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6、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家长不要怪罪孩子软弱、胆小,而要让孩子知道,特殊时期出现各类负性情绪是很正常的,大人们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从而鼓励孩子学习接纳自己的坏情绪。

7、另外,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写日记、涂鸦、唱歌、做手工、折纸等,让孩子学习排解负面情绪的合理方法。比如,可以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画出自己的恐惧和担忧,再在另一张纸上画出“一切都变好了”的情景。画好后,引导孩子处理这两幅画,从而疏解情绪。

如何防控疫情内容

战胜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仅需要“科学家的科学”,以科技攻关提升防控水平和治疗能力,也应提倡和鼓励“公众的科学”,以科学防护守卫自身安全,以科学素养培育健康文明习惯。

面对突发的疫情,迅速拉起防线十分必要,拉起合格防线却并不容易。这其中,要避免形式主义设防和过度防护。确保医疗防护资源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是保护医护人员、确保战胜疫情的重要前提。为此,有必要提倡公众合理使用防护物资,确保防控一线的需要。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孕妇堂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苏公网安备 320115020117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