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准备材料:糯米粉25克、玉米淀粉6克、细砂糖4克、玉米油4克、牛奶50克、红豆沙20克、蜜豆10克、低筋面粉100克、黄油50克、细砂糖30克、抹茶粉7克、牛奶20克、淡奶油20克。
2、取一个可微波的容器,把麻薯材料中的糯米粉,玉米淀粉和细砂糖混合,倒入玉米油和牛奶,搅拌均匀。
3、加盖高温微波1分钟后,加入红豆沙和稍微切碎的蜜豆。搅拌均匀。再次送入微波炉,高温2分钟即可。
4、蒸好的麻薯稍微搅拌一下,放一边晾凉备用。
5、黄油室温软化加细砂糖打发至蓬松。
6、分4次加入牛奶和淡奶油,每次都搅打均匀和黄油融合。
7、筛入低筋面粉和抹茶粉的混合物,用刮刀切拌至无干粉。记得千万不要过度搅拌,以免出筋。这时的面团应该是非常柔软的。
8、取20克面团包上10克麻薯。包好,滚圆。再稍稍按扁,成直径约为4厘米的圆形。
9、放在烤盘上,用牙签轻轻按出花纹。
10、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80度15分钟左右即可。
湿泡茶桌上面还放茶席吗
首先湿泡茶桌上面不需要放茶席,湿泡,顾名思义,就是冲泡时,茶盘可以是湿的,湿泡时,桌面上放一张占据桌面一半大小的茶盘,将盖碗,公道杯,茶盂,茶杯,全部摆在茶盘上,当水烧开,便提高水壶,以悬壶高冲的方式,烫洗盖碗和茶杯茶具。冲洗时,水便直接注入茶盘,再从茶盘底部的小孔,顺橡皮管,流入下面的茶桶中。湿泡,茶盘更像是一个沐浴房,茶汤可以直接淋在茶盘上,洗茶,倒茶,可以动作大一点,茶汁洒出来,完全不必理会,茶盘的下水系统,能迅速将这些水分,排入下桶中。可以说,湿泡是更加传统的一种功夫茶冲泡方式。
曾被乾隆封为御茶的是哪种
1、西湖龙井。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清朝乾隆皇帝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2、西湖龙井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西湖龙井茶之名始于宋,闻于元,扬于明,盛于清。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过程,西湖龙井茶从无名到有名,从老百姓饭后的家常饮品到帝王将相的贡品,从中华民族的名茶到走向世界的名品,开始了它的辉煌时期。
3、早在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北宋高僧辩才法师归隐故地,也是当年与苏东坡等文豪在龙井狮峰山脚下寿圣寺品茗吟诗之处,苏东坡有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之句赞美龙井茶,并手书老龙井等匾额,至今尚存寿圣寺胡公庙、十八棵御茶园中狮峰山脚的悬岩上。
4、南宋,杭州成了国都,茶叶生产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元代,龙井茶的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明代,西湖龙井茶开始崭露头角,名声逐渐远播,开始走出寺院,为平常百姓所饮用。清代学者郝壹恣行考茶之名者,有浙之龙井,江南之齐片,闽之武夷云。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四次来到西湖龙井茶区观看茶叶采制,品茶赋诗。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还被封为御茶。
怎么做热的果茶
1、主材:红茶包2个。
2、辅材:新奇士橙半个、柠檬3片、苹果半个、蜂蜜100g。
3、新奇士橙切小块,柠檬和苹果切薄片。
4、把切好的水果装在玻璃茶壶里,放入红茶包,倒入蜂蜜,冲开水至满壶。
5、把冲好的水果茶搅拌均匀,静置一会儿,让水果和茶的味道被充分浸泡出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