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属于轻微发酵茶,白茶就是一个茶系,是六大茶类之一,是中国茶农创制的传统名茶,属微发酵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福鼎、政和、蕉城天山、松溪、建阳。
白茶又称福鼎白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比较出名的白茶是福建北部和宁波的白毫银针、白牡丹。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中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此外,中国浙江的安吉白茶和贵州正安白茶因自然变异整片茶叶呈白色,不同于带有白色绒毛的一般白茶。
绿茶可以泡几次
1、绿茶的标准冲泡为三次。
2、据测定,绿茶第一泡时,可溶性物质浸出50%~60%,其中氨基酸浸出达80%,咖啡因浸出达70%,茶多酚浸出约为45%,可溶性糖浸出低于40%;第二次泡时,可溶性物质浸出30%左右;第三次泡时,可溶性物质浸出仅10%中又有;第四次泡时,浸出物所剩无几,所以三泡为最佳。
苦丁茶作用
1、苦丁茶首先它具有清咽利喉、清热解毒、护肝解酒、消炎利便等功效,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结肠炎、便秘、痤疮或各种口腔病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2、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将其煮水外敷可杀菌、消炎,防治红眼病、粉刺、痤疮、痱子等功效。其次,苦丁茶能双向的调节机体的代谢。
大叶苦丁茶制作方法
1、萎凋:苦丁茶由于叶大,芽粗壮,梢粗,节长,含水量较高,故付制前应通过萎凋散失部分水分,可在上午九、十点于阳光下,或下午四、五点时在阳光下晒一个多小时,鲜叶放于洁净的萎调席或小筛上,薄摊,叶子厚3—4厘米,萎凋至叶色变深绿或暗绿,叶质柔软
2、杀青:杀青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措施,总的要求是杀青要均匀要透,掌握“高温、叶少、抛炒结合”的原则。手工杀青,通常用铁锅,径宽宜大,锅温要在150—200℃之间,先高后低,锅炒叶一次2公斤左右,机器加工加倍。杀青的标准:外观叶色由鲜绿转为暗绿,手紧握茶叶稍带粘性,粗梗折而不断,青气消失,有茶香味。
3、揉捻:苦丁茶一般芽叶粗,梗大,多采用热揉。揉捻时用慢火随炒随揉,温揉亦须在热灶上进行,冷揉一般少用。热揉做法是在茶叶粘附力大时,将它卷成团块,出锅做成形,或抓住每个芽的主梗,一叶一搓或数叶一搓成条索形。
4、干燥:鲜叶经萎凋、杀青、揉捻、定形后,立即抖散在竹垫、簸箕或晒场上荫凉,切勿被烈日直射。待叶片可研碎、粗梗折断后有藕断丝连状时,则表示茶叶的含水量在3%—5%,这时,茶叶就达到干燥程度。如采集后遇阴雨天气,加工后必须用低温慢烘,直至干燥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