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男孩:
平均97.5cm,身高 86.3cm-109.4cm
平均14.65kg,体重 10.61kg-20.64kg
平均49.6cm,头围 45.7cm-53.5cm
2、女孩:
平均96.3cm,身高85.4cm-108.1cm
平均14.13kg,体重10.23kg-20.10kg
平均48.5cm,头围44.8cm-52.6cm
八个月宝宝吃什么
1、宝宝在八个月的时候已经可以吃一些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比如鱼肉、豆腐、鸡肉等。孩子添加辅食有一个原则,就是逐渐添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这个时候的宝宝也可以给它吃一些谷物类,包括麦片粥、烂面条等。
2、宝宝在八个月的饮食可以每天吃两到三次。根据宝宝吃的多少来决定喂养的次数,八个月的宝宝喂养两次到三次都是可以的,在两次母乳之间可以添加一次辅食,这时候宝宝的辅食可以慢慢的由泥状改成颗粒状的食物来锻炼咀嚼的能力。注意辅食的营养搭配要均衡,满足身体所需的营养需求来帮助身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添加猪肝、米粥、胡萝卜、西兰花等蔬菜,注意营养的均衡同时注意荤素搭配,不能过于油腻也不能过于平淡,避免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
宝宝吃牛奶少怎么办
1、改善进食环境:随着宝宝的生长,听力视觉越有大的突破,对周围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宝宝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3个月大以后的宝宝),所以家人在宝宝喝奶时应该尽量创造安静、柔和的环境。可以消除周围一切噪音来源如电视、手机、广播等,这样有利于宝宝的注意力集中,专心吃奶。
2、调整喂养方式:妈妈们可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宝宝的奶嘴,要格外留意奶嘴的设计,洞口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喂养前应先将奶瓶倒放,看看奶水滴落是否均匀,以利于宝宝吃奶顺畅。家长还可以陪宝宝玩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量,从而使宝宝自然而然在运动后,消耗体力感到饥饿,想要进食。
3、规范吃奶时间:及时调整宝宝的进食时间,可以采纳少量喂养、多次餐数的方式,并且使吃奶时间更加规律化。许多妈妈没有具体确定喂奶时间,多采用“宝宝一哭就吃奶”的方法,这样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宝宝的自身成长。需要妈妈们注意的是,在吃奶前最少一小时避免给宝宝进食或喝过多的水,而且要确保宝宝的食物必须易于消化。
4、适当用以辅食:由于宝宝天天都吃同一种东西容易使得他们失去对原有食物的兴趣甚至产生抗拒的心理。其实四到六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尝试喂养辅食,也增多了宝宝的营养源,增了强营养的摄入,由此妈妈可以给多一点新食物上的喂食。
5、友善、温和的态度:许多妈妈在面对宝宝不吃奶的情况时表现得过于急躁,有的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逼迫宝宝吃奶,这样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使宝宝更加不愿意进食。相反地,妈妈应该以一种温和,愉快的心情陪伴着宝宝吃奶,这种心情也可带动着宝宝的进食心情,使宝宝感到安心更利于进食。
6、适当利用药物:家长可根据宝宝不吃奶的轻重情况选择是否就医。倘若宝宝不吃奶的情况过于严重,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适时开一些开胃的药物来帮助宝宝提高食欲,增加食量。
7、平缓转奶:宝宝需要一个平缓的转奶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地突然给宝宝换奶粉。刚进行转奶时,需将原来的奶粉和现在的奶粉混在一起给宝宝吃。一开始可在原有奶粉中混入30%的新用奶粉,以后可在宝宝无不良反应下,每隔几天适量增加新奶粉的分量。可以先试着新旧奶粉各一半分量混合吃,再试着在原有奶粉中加入60%的新奶粉。等到宝宝完完全全适应后,这时便可用现在的奶粉替代原来的奶粉。另外需要妈妈们谨记的是,在宝宝转奶的时期,不可给宝宝喂食辅食。切忌不可在小朋友生病时,如感冒、发烧、拉肚子等以及打预防针期间转奶。
8、关注宝宝身体健康:家人需及时关注宝宝的身体状况,宝宝若因病理原因而不吃奶,可带宝宝去看医生,遵从医嘱及时治疗。在宝宝长牙期间,较坚硬、洞口过小的奶嘴容易使宝宝产生疼痛不适感,因此宝宝需要使用较松软且洞口稍大的奶嘴。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将米粉、燕麦片等食物混合到奶水中,不但可以提高宝宝食欲,而且营养多多。
9、多带宝宝运动:多做运动对调理宝宝的肠胃蠕动以及改善食欲有很大的好处,因此家长每天可多用点时间给宝宝做运动。例如可利用健身架来给小朋友做一些体操,拉动腿和胳膊,捏脊等,也可以和他一起在泳池嬉戏玩耍,这都有利于小朋友的健康。
10、呵护好宝宝:宝宝不吃奶也可能和天气过冷或过热,变化不定有关。所以在气候过渡期间,要做好一切工作,确保宝宝所处环境的温湿度适当,以此防止宝宝出现食欲不佳情况。
宝宝咳嗽做雾化对宝宝有副作用吗
第一:一般来说只要是药物都有副作用,但是只要正确使用,可以避免出现副作用,如果使用后出现异常反应要及时停药。
第二:雾化吸入治疗一般是没有副作用的,而使用具体要看使用的是那种药物,如果痰多可以使用盐酸氨溴索、生理盐水、消炎药治疗,正确使用药物一般没有副作用。
第三:雾化治疗虽然是并没有副作用,也更适合儿童,不过使用雾化治疗呼吸道疾病并非百无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