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孩子的某些逆反行为会让你很生气,但其实他的这种逆反是一种坚持自我的行为。 3岁之前的孩子反抗父母,是因为当他正在为自己能当家作主感到洋洋得意时,却被家长抓了个正着。而当宝宝长到3岁之后对某件事情表现出逆反时,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件事作出的反应。如果你三四岁的孩子不服从你的要求,往往并不是故意要与你对抗,而是想表达“我不喜欢你的规矩”。
很多时候,父母要做到能反向思考,自己总是抱怨孩子不听话,但其实做的不好的也许是父母。比如一些家长总是无视孩子的成长,把孩子当小小孩对待,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这又何尝不是造成孩子产生叛逆心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呢?就像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教育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父母总出于各种原因拒绝孩子动手,结果孩子不高兴,也就出现了父母眼中的逆反行为。
不过当孩子对于正确的规矩表现出不遵守时,作为家长的你在处理问题时也不要太过苛刻,但一定要有权威性,并且每次的态度都要坚持一致。这样才会让孩子知道你建立了规则他就得遵守,爸爸妈妈才是说了算的人。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都明白规则的含义,所以你要花点时间给孩子解释,这些规则是什么以及为什么重要。还要告诉他如果违反了这些规则会怎么样。注意要说得很具体,比如你可以告诉他,如果你出门不拉着妈妈的手,就得整天待在家里。另外,还要征求他的意见,如果孩子能参与规定做某些事情会有什么后果,就会更愿意配合。
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你还是要尽量奖励宝宝的良好行为,而不是一味惩罚他的错误行为。宝宝都喜欢正面鼓励,所以不要吝啬你的奖励贴纸。比方说,尽管你告诉过孩子很多遍一上床就不许下来了,他还是每天晚上都躺下又起来。这时候,不要因为他下床而惩罚他,相反,只要他能做到安静的待在床上时就奖励他一个贴纸。如果一周都能这样坚持下来,就奖励他一个小玩具或带他到公园去玩。当然了,你不能对每件小事都用贴纸的办法。但是当你的孩子真的逆反的时候,你一定要坚决而冷静地让他知道谁说了算。
如何改变宝宝脆弱心理
脆弱,是一触即破的蛋壳心理的本质。而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对其一生都有危害。请您给孩子一份理智的爱,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经常听到一些孩子挨了批评,或是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让笔者再次想到“蛋壳心理”给未成年人所带来的危害。蛋壳心理,也就是一触即破的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现在大多数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对父母和老师的批评更是抱有逆反心理;很多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只能接受成功,却不能面对失败……那么,孩子这种蛋壳心理是怎样形成的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蛋壳心理的形成也不是一两天的,它是多年的错误的教育所导致的。在中国,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多年来都是一味地注重书本知识,忽略了孩子行为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教育。尤其不当的家庭教育是导致蛋壳心理产生的最根本原因。作为父母,谁也不愿意让孩子经历苦难,尤其是那些在艰苦岁月中长大的父母更是不想让孩子吃苦。因此,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设计美好的明天;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对孩子极尽赞美之词,却不舍得批评和管教……总之,过分娇纵、百般溺爱是导致这种心理的最直接原因。
孩子的这种蛋壳心理对其一生的成长都有危害,这也是他们人生旅途上的隐患。令人担忧的是,许许多多的父母尚未认识到这些,因此孩子蛋壳心理的形成有增无减。一些家长说现在的孩子真不好管、难教育。一位小学5年级学生的妈妈一脸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是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动辄就以离家出走或自杀相威胁。”可见,娇纵孩子所引起的负面效应已开始困扰千千万万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怀疑,但生活是无情的,哪位父母又能保证,你的孩子一生不会受到挫折呢?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也许会有无数的灾难在等着他。你的孩子又如何承受呢?巴尔扎克说过:“苦难对人生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勇敢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则是万丈深渊。”一个受不了委屈,经不起挫折,害怕困难,是不可能面对激烈的竞争的。因此,与其为孩子安排一切,不如教会孩子面对一切。这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