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岁如果不用枕头,可能会引起颈椎生长发育问题,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睡眠不好等情况。宝宝长到3个月时脊柱颈段开始出现向前的生理弯曲,如果此时不用枕头,头位偏低,会使脑部血液比用枕头时多,可能影响入睡。
宝宝不吃奶怎么办
改善进食环境随着宝宝的生长,听力视觉越有大的突破,对周围有很强的好奇心,因此宝宝极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3个月大以后的宝宝),所以家人在宝宝喝奶时应该尽量创造安静、柔和的环境。可以消除周围一切噪音来源如电视、手机、广播等,这样有利于宝宝的注意力集中,专心吃奶。
调整喂养方式妈妈们可根据宝宝的自身情况来选择适合宝宝的奶嘴,要格外留意奶嘴的设计,洞口的大小。值得注意的是,在喂养前应先将奶瓶倒放,看看奶水滴落是否均匀,以利于宝宝吃奶顺畅。家长还可以陪宝宝玩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量,从而使宝宝自然而然在运动后,消耗体力感到饥饿,想要进食。
规范吃奶时间及时调整宝宝的进食时间,可以采纳少量喂养、多次餐数的方式,并且使吃奶时间更加规律化。许多妈妈没有具体确定喂奶时间,多采用“宝宝一哭就吃奶”的方法,这样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宝宝的自身成长。需要妈妈们注意的是,在吃奶前最少一小时避免给宝宝进食或喝过多的水,而且要确保宝宝的食物必须易于消化。
适当用以辅食由于宝宝天天都吃同一种东西容易使得他们失去对原有食物的兴趣甚至产生抗拒的心理。其实四到六个月大的宝宝就可以尝试喂养辅食,也增多了宝宝的营养源,增了强营养的摄入,由此妈妈可以给多一点新食物上的喂食。
友善、温和的态度许多妈妈在面对宝宝不吃奶的情况时表现得过于急躁,有的甚至会采用一些非正常手段逼迫宝宝吃奶,这样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使宝宝更加不愿意进食。相反地,妈妈应该以一种温和,愉快的心情陪伴着宝宝吃奶,这种心情也可带动着宝宝的进食心情,使宝宝感到安心更利于进食。
适当利用药物家长可根据宝宝不吃奶的轻重情况选择是否就医。倘若宝宝不吃奶的情况过于严重,妈妈们可以带宝宝去寻求医生的帮助。医生会适时开一些开胃的药物来帮助宝宝提高食欲,增加食量。
1个月宝宝补多少钙
1个月宝宝每天需要摄入钙质300-400毫克,妈妈可以参考奶粉外包装的营养成分标识,计算一下宝宝每天喝的奶量中所含钙的量。
计算方法:宝宝每天喝的奶粉的量(g)/100*每100g奶粉中钙的含量(mg)=宝宝每天钙摄入量(mg)。因为一个月宝宝饮食也很单一,所以每天摄入的钙含量是比较容易计算。
宝宝抵抗力差怎么办
疫苗接种:为宝宝接种疫苗是人类抵御传染性疾病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因为疫苗不仅可以降低体内病毒的危险性,还可以使一定的人口产生免疫群,如果大部分人都有了免疫力,那么疾病就很难传播了。因此家长一定要按时为宝宝接种疫苗!
运动和锻炼:运动和锻炼是增强宝宝抵抗力的良好途径,因为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淋巴在宝宝体内的循环(淋巴拥有很多抗感染细胞),还有助于宝宝胃口。所以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宝宝,不论在什么季节,家长都应该鼓励宝宝多运动,从而增强体质。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室内活动,而忽略户外活动。每天带宝宝到户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感受温度的变化过程,更有利于增强宝宝自身抵抗力。
多晒太阳:我们都知道过多的日照对婴儿的皮肤有害,但适当的自然光照却可以保证宝宝的免疫系统正常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宝宝的抵抗力。因此建议家长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每天都带宝宝到室外接受一些自然光照,尤其是对新生的宝宝来说,这样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佝偻病和尿布疹的发生。
良好的睡眠: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可以使身体迅速恢复。相反,持续不断的活动会使宝宝紧张劳累,影响宝宝的免疫系统。所以在宝宝疲劳和疾病前后,良好的睡眠非常重要!因此家长应帮助宝宝在活动和休息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耐心帮助宝宝建立生活规律,确保宝宝每天都有一定的休息时间,这包括有规律的睡眠时间和其他休息时间(比如讲故事的时间)。
不要害怕病菌:轻微病菌的感染,比如:感冒、发烧等疾病,是能够帮助宝宝完善免疫力,增强自身抵抗力的。因此,当宝宝发烧、感冒,家长们不必要太紧张,做好护理工作即可。
特别强调:家长不要因害怕宝宝感染病菌就不带宝宝去室外或是公共场所。因为免疫系统只有遇到威胁比如感染病毒时,才会产生消灭病毒的抗体。所以,尽管宝宝有时会有一些生病的症状,但这也是在提高宝宝自身抵抗力。当然,流行性疾病爆发时还是要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但是不必因害怕而闭门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