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观点都认为雌螳螂交配后吃雄螳螂是为了获得雄螳螂的营养哺乳后代,也有的观点认为雄螳螂因为含有后代的基因,因而更加有利于小螳螂的发育和生长,1988年的一个实验证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
2、然而,现在更多的研究却证明,这种行为并不是每次交配后都会发生,至少雄螳螂并不是甘心情愿地被雌螳螂吃掉,与这种行为直接相关的可能是饥饿。在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维斯(w.j.davis)虽然同样在实验室里观察大刀螳螂交尾。但是做了一些改进:他们事先把螳螂喂饱吃足,把灯光调暗,而且让螳螂自得其乐。人不在一边观看,而改用摄像机纪录。结果出乎意料:在三十场交配中,没有一场出现了吃夫。相反地,他们首次纪录了螳螂复杂的求偶仪式:雌雄双方翩翩起舞,整个过程短的10分钟,长的达两个小时。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而这个仪式能消除雌螳螂的恶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配所必须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到11天)的雌螳螂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根本无心交媾。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到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但是在野外,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饱肚子的,那么,吃夫就还是可能发生的。在1992年,劳伦斯(s.e.lawrence)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31%发生了吃夫行为。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其后代数目比没有吃掉配偶的要多20%。里斯克和戴维斯也承认,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他螳螂远为普遍,是他们给螳螂带来恶名。但是,雄螳螂很显然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母螳螂为什么要吃掉公螳螂
1、雌螳螂在交配期间吃掉雄螳螂是为了刺激雄螳螂射精,并确保精液持续的流入体内。此外,吃掉雄螳螂还可以使受精卵获得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保证出生的宝宝身体健康。
2、《皇家学会报告》的新研究报告显示,把公螳螂吃掉的母螳螂比没有吃的母螳螂还要产出更多的卵,此外,公螳螂的牺牲其实可以继续提供养分给他的后代,即使他已经死掉了。
雌螳螂为什么吃雄蟑螂
雌螳螂交配时将雄螳螂吃掉,是它们的本能反应,也是为了促进卵子充分的受精。在螳螂交配的时候,雄螳螂的头会抑制精液的排出,所以雌螳螂会吃掉雄螳螂的头。而且雌螳螂在交配的时候,食欲非常旺盛,会吃掉雄螳螂的补充营养。
雌螳螂吃雄蟑螂的原因雌螳螂一般在交配的时候,会将雄螳螂吃掉,这是它们的本能反应,也是为了促进卵子充分的受精,保证卵子的孵化率更高。
在螳螂交配的时候,雌螳螂会首先咬掉雄螳螂的脑袋,因为雄螳螂的头部,会抑制精液注入雌螳螂体内,只有雄螳螂没有头,它体内的精液,才能进入雌螳螂身体里完成受精。
雌螳螂在交配的时候,食欲会非常旺盛,所以就会逐渐的将雄螳螂的身体吃掉,还能给卵补充更多的营养,有助于下一代的发育。
螳螂吃什么地方的害虫
螳螂,为陆栖肉食性昆虫,凡是昆虫中的小型种类,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蝇、蚊蝗、蛾蝶类的卵、幼虫、裸露的蛹、成虫都是其适宜的猎捕物。
学名螳螂,亦称刀螂,无脊椎动物,属肉食性昆虫。在古希腊,人们将螳螂视为先知,因螳螂前臂举起的样子像祈祷的少女,所以又称祷告虫。
除极地外,广布世界各地,尤以热带地区种类最为丰富。世界已知2000多种左右。中国已知约147种。包括中华大刀螳、狭翅大刀螳、广斧螳、棕静螳、薄翅螳螂、绿静螳等,螳螂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