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月饼就是这个节日的文化符号。天上月圆,地下人圆。中秋节以月亮的圆昭示着家人亲友的团圆,以此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在浓浓的仪式感中,这其实也是家风的传承。一个月饼,一轮明月,不论你何时身在何地,哪怕离家乡千里万里,只要抬头望一望月亮,低头吃一口月饼,心中就能够翻涌起万千家国情思,牢记住自己中华儿女的身份。这就是文化的意义。孩子,对待中秋,我们要始终满怀敬意,也许你的先辈就曾在这月光清辉下漂泊在外,独酌思故乡,此刻你面对明月也是一种缅怀。在这样一个特殊节日,我们更要感念故乡,落叶归根的情结要扎根心中。过好中秋节,就是传承好家风,就是弘扬好文化,这就是“中国价值”。
中秋吃月饼的原因
中秋有着团圆的寓意,在中秋会有不一样饮食,但在中秋不管是在哪个地方都会吃的就是月饼,而为什么中秋要吃月饼呢?中秋吃月饼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吃月饼的原因
最初的月饼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最传统的月饼是圆形的,寓意着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演变成现在每年一度的习俗。
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核,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月饼在我国早就已经有了很悠久的历史。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爷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反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仪器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中秋吃月饼从什么时候开始
中秋节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并非自古有之。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相传元代当时,朱元璋领导汉族人民反抗元朝,约定在八月十五日这一天起义,以互赠月饼的办法把字条夹在月饼中传递消息。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传开来。后来,朱元璋终于把元朝推翻,成为明朝的第一个皇帝,虽然其后清朝人入主中国,但是人们仍旧庆祝这个象征推翻异族统治的节日。
月饼寓意团圆,应该是明朝开始的。综合明朝有关月饼与中秋节民俗的资料来看,应该能够看出月饼取意团圆的历史轨迹:中秋节祭月后,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祭月供品)。因为月圆饼也圆,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渐形成了月饼代表家人团圆的寓意。
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其起源也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中秋节由于地区的不同,在不同的地方,有着不一样的习俗,但中秋节一样的就是吃月饼,赏月了,那么北方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饮食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北方人中秋吃什么传统食物
吃南瓜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因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石榴果没剥开的时候,可玩性大于可看性,摸在手里凉凉圆圆滑滑的,剥开之后,可看性又大于可吃性,像一粒粒小宝石攒在一起,十分好看。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领证吉日
麦箭
山东庆云县农家八月十五日祭土谷神,称“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麦箭乃是即墨中秋节吃的一种应节食品,它先用白面摊成煎饼,再加上肉馅或素馅,然后用秫秸卷成筒状蒸熟,吃时加上调料,味道十分鲜美。
喝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修造吉日
毛豆
在江浙一带中秋节除了芋艿外还会特地蒸些毛豆。毛豆在当地又称毛豆荚,而荚又与“佳”、“吉”等字谐音。所以吃毛豆是希望能够吉祥如意,万事顺心。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韩国中秋节饮食,韩国中秋节吃什么
在中国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时候总免不了聚在一起吃月饼。而与我们相邻的韩国虽然也是过着中秋节,但是他们却不吃月饼,而是吃一种叫松饼的食物。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韩国饮食文化吧!
在韩国和朝鲜,中秋节叫“秋文节”,也称“秋夕”“嘉徘”,与元旦、寒食、端午列为民间四大佳节。在这一天里最重要的是全家人要团聚到爷爷奶奶家,首先是祭拜祖先,然后全家人一起跳舞、赏月。女孩子们穿上艳丽的传统服饰,玩起古老的跳板游戏。
为了这个节日,韩国也有独特的中秋食物——那就是跟邻国朝鲜一样的松饼。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必吃月饼一样,除了它的美味,更多的可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松饼形如半月,用米粉制成,有内馅儿,因为在蒸制时会在蒸屉上铺一层松针,以防糕饼粘在屉上,故此得名。而品尝松饼的时候,也会闻到松针特有的清香~
松饼的种类太多了,有的就像中国的饺子,有的做成南瓜,有的做成桃形,有的做成圆的,还有的就是顺手捏成一个粑粑~
外皮的颜色也很多很多,主要是用大米粉做的,里面掺上其他材料就成了各种各样的松饼皮。加上南瓜,就成了金黄色的;加上艾草或是菠菜,就成了绿色的;加上香芋,就成了淡紫色;还有咖啡色的荞麦粉做的皮儿,也让人超有食欲!
馅儿的种类多种多样,有芝麻的、砂糖的,还有栗子馅的,也有整颗豆子馅儿的。总之,松饼的馅儿和饺子馅儿不一样,它属于一种点心,因此主要是以甜味儿为主的,一般是不加肉和菜之类的。
松饼虽然多是甜甜的蒸点,但吃法却是多种多样。比如:炒菜吃、刷酱吃、烩着吃、拌着吃、焗着吃、炸着吃、煮在拉面里吃、甚至还能涮火锅吃!
您可能还喜欢:
饮食文化:广东冬至吃什么?
吃货们的福利:世界各国特色美食
饮食习俗:苏州冬至吃什么?
立夏季节吃什么菜比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