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肠陈: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以经营老北京风味卤煮小肠而著名。位于京市西城区马连道北街5至14号。
2、北新桥卤煮:位于东四路口和北新桥路口中间的位置 。
3、凯琳虎坊桥卤煮:位于西城区虎坊桥路7号工人俱乐部南侧。
4、卤煮吕: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四北大街21号。
5、陈记卤煮小肠: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广内大街广义街2号。
艾窝窝的来历,北京小吃艾窝窝介绍
在北京小吃中每到这个时候到春节后就有一种特别火的的小吃,艾窝窝。现如今小吃店要是上这道小吃估计都能卖到秋初,所以说现在也成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的美食,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他有什么美味之处吧。
艾窝窝是北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点是色泽雪白,形如球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不仅北京人喜欢这款小吃,就是进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下这款闻名全国的清真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艾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艾窝窝是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曾有诗云“白黏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搓。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艾窝窝。它的特点就是色泽洁白如霜,质地细腻柔韧,馅心松散甜香。同样切糕也是深受老百姓喜爱的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特别是到了年节,切糕一定是老百姓必吃的食物,主要是为了取个吉利,因为切糕有“年年高”之意。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制作方法吧。
主料:江米200克、面粉50克、豆沙馅50克。
辅料:水180克、装饰樱桃或枸杞适量。
做法步骤:
1、江米洗净,在水中浸泡2-6小时。
2、把面粉放在微波炉里高火加热3分钟,加热后的面粉会结块变硬,需要用擀面杖把面块擀平、然后再过筛做熟面粉使用。
3、将浸泡好的江米控水后再加上180克水放入蒸锅蒸30分钟,蒸成江米饭;江米饭蒸好取出,用勺子用力搅拌,使米的粘性充分发挥。
4、在江米饭放在保鲜膜上防粘,用手按扁并来回折叠几次,使江米饭拌合成粘性好的江米面团。
5、将江米面团搓成长条状,揪成20克左右一个的小剂子。
6、把小剂子沾上熟面粉防粘,压扁后包入10克左右的豆沙馅馅,包裹收口朝下整成圆球状。
7、樱桃或枸杞切成小块装饰在艾窝窝上做点缀。
温馨提醒:
制作艾窝窝和切糕都需要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蒸江米。怎么样把江米蒸得好吃,有嚼头的办法:首先把江米泡4个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锅干蒸。
【结束语】艾窝窝以其味美可口,回味悠长的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取料广、技法多样,能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适应南北各地人的需要。中式面点品种丰富,口味各异,历经白代不衰,并且因时而异,轮换上市,四季更替。这一路面点小吃令您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无肚能容。
老北京盆糕是什么,老北京盆糕的吃法
都说为爱与美食不可抗拒,盆糕相信作为吃货们肯定不陌生。他是北京小吃里的一种美食。但是如果平常不怎么关注吃的同学们可能就不知道他是什么,又为何叫盆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他的美味之处吧。
盆糕是北京地区汉族传统名点之一,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般在冬季经营盆糕。隆冬腊月,您若手垫木纸,来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既御寒保暖,又裹腹健身。如果再遇上个大雪天,您不用吃,就是见到这情景,也难以忘怀。真可谓:“寒冬腊月雪花飘,门内青烟唤盆糕。旧京美食实难忘,不知今日何处销”。
盆糕的制作材料:江米1500克,白芸豆、大红枣各600克,白糖250克,桂花适量。
盆糕的特点色泽红白相间,粘软甜香。
1.将江米泡透磨成面。取1/2大红枣泡洗干净,煮熟。芸豆洗净,用水泡透煮至八成熟。
2.江米面与芸豆一起拌匀。锅内加水烧沸,把蒸糕用的带孔瓦盆坐在蒸锅上,锅沿与盆沿之间,用湿布堵严不使漏气。
3.先将生枣洗净铺于盆底,再铺一层芸豆江米面,待蒸气上来时,蒸约30分钟,再铺一层熟枣和一层芸豆江米面,弹点水花盖上布,再蒸约30分钟,待熟后打开布反扣在案子上,糕约10厘米厚。切块浇桂花水,食时蘸白糖即口。
盆糕的制作要领:蒸糕时要用旺火速蒸。
【结束语】过去北京的切糕铺一般在冬季经营盆糕。隆冬腊月,您若手垫木纸,来上一块刚出锅的盆糕,既御寒保暖,又裹腹健身。如果再遇上个大雪天,您不用吃,就是见到这情景,也难以忘怀。
买回来的北京烤鸭怎么吃
1、用筷子挑一点甜面酱,抹在荷叶饼上,夹几片烤鸭片盖在上面,放上几根葱条、黄瓜条或萝卜条,将荷叶饼卷起,这是最通常的吃法;
2、蒜泥加酱油,也可配萝卜条等。蒜泥可以解油腻,将片好的烤鸭蘸着蒜泥、酱油吃,在鲜香之中,更增添了一丝辣意,风味更为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