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从鼻腔里插了一个管到胃里啊?如果是的话,那么您要注意打入的食物温度要在38~40℃;每次注入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药片应研碎,溶解后灌入;若灌入新鲜果法,应与奶液分别江入,防止产生凝块;注入速度不应过快或过慢,以。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鼻饲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对鼻饲患者交接班时应注意观查哪些内容? ”吧。
您好! 留置胃管病人容易发生以下并发症,如果不做好护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 1 吸入性肺炎 管饲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77%。误吸是管饲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吸入性肺炎,常见原因有胃管置入长度不够、营养液注入过多、过快。
1.每次鼻饲前均需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注入,可用下列方法之一证实。 (1)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2)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内,无气体逸出。 (3)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声。 2.药片需研碎溶解后注入。 3.每。
3 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3.1 吸入性肺炎 管饲并发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0.77%。误吸是管饲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导致吸入性肺炎,常见原因有胃管置入长度不够、营养液注入过多、过快,或因吸痰、咳嗽、用力排便等腹压增高时胃内容物返流而致误吸。目前文献。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注]判定胃管。
鼻饲患者的护理措施怎么写`??
八. 鼻饲①在病房:xx,小编是您的责任护士xx,今天您的治疗护理由小编负责由于近日您的营养供给不足,根据医嘱今天由小编来给您插入一根鼻饲管。那是一根很细的管子,从鼻腔一直插到胃部,插的过程中只要您配合时没有多大痛苦的。先让小编看一下您。
1.每次鼻饲前均需证实胃管在胃内方可注入,可用下列方法之一证实。 (1)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2)将胃管末端放入盛水的碗内,无气体逸出。 (3)置听诊器于胃部,用注射器从胃管注入10ml空气能听到气过声。 2.药片需研碎溶解后注入。 3.每。
12019/8/27鼻饲法及护理2013.9主要内容1概述2操作步骤3置管护理4并发症的预防22019/8/27概述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的方法。目的: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各种营养要素。32019/8/27概。
1.半卧位或半坐卧位 2.检查插管位置 3.是否有胃内潴留 4.气切或气管插管的患者气囊要打紧 5.输注前温水20ml冲管
腹泻 腹泻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可高达62%,本组发生率占26%。通常发生于鼻饲开始使用高渗性饮食,胃肠道分泌大量水以稀释溶液的浓度,肠道蠕动加速,易产生腹泻。鼻饲宜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药物可控制腹泻。此外,肠道。
鼻饲每次量不超过多少毫升
鼻饲量一般每次不要超过200ml。 鼻饲法通过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输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病人的营养。 鼻饲适用范围: 1、适用于不能由口进食者,如口腔疾患、口腔手术后、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某些手术后或肿瘤病人; 2、不能张。
鼻饲输注的速度过快与量过大易引起恶心、呕吐,可减慢输注速度,液量以递增的方式输入,溶液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左右,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胃潴留病人因为胃肠蠕动慢,并有输入的营养液潴留于胃肠内,每次输注溶液前先抽吸,以了解胃是否已排空。
你应该查医院的护理操作常规,这上面都讲的很仔细,另外,你们在上学的时候的课本中也有详细的描述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鼻饲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对鼻饲患者交接班时应注意观查哪些内容? ”相关内容,1一般护理 保持病室的整齐、清洁、安静,室温在25℃左右,空气喷雾消毒每日2次,术前均采取平卧位,头偏向健侧,有利于术区组织液回流减轻水肿及时祛除口腔内渗出液和呕吐物。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通畅全麻术后1日严密观测生命体征,注意。
【一】剖腹产新生儿要在怎么护理-新生儿护理
剖腹产新生儿护理也比较特殊,因为剖腹产新生儿会比顺产新生儿身体抵抗力要稍差一些,在护理上就要多留心。剖腹产新生儿护理首先要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做好检查,另外出院在家后,妈妈也要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多用心。
1、剖腹产新生儿护理需要医务人员检查:医护人员对剖腹产新生儿首先要做脑部损伤情况检查,这样能保证剖腹产新生儿身体状况一切正常。
2、剖腹产新生儿护理需要妈妈关注新生儿日常行为:医护人员会提醒新妈妈多注意孩子吃奶好不好,是否爱睡觉、精神不好,妈妈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请教医生。
3、剖腹产新生儿护理预防新生儿低血糖:选择剖腹产的妈妈下奶会比较晚,新生儿出生的头一天一般吃不上母乳,为了预防新生儿发生低血糖,要给新生儿适量喂一些糖水或奶粉。
4、剖腹产新生儿护理需要积极预防新生儿黄疸:临床发现,剖腹产新生儿的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几率比较高。有许多调查结果显示,很多新生儿高胆病例除有妈妈为剖宫产因素外,未查出其他病因。虽然目前妈妈剖腹产造成新生儿高胆的机制尚不清楚,但专家建议,应对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积极做微量血清胆红素监测,对微量血清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新生儿应做及时处理。
【二】宝宝益生菌怎么吃益生菌的作用-新生儿护理
益生菌是人体所需的一种活性活性微生物,正因为有益生菌的存在,我们才会更健康哦,很多家长对益生菌不是很了解,不知道该怎么给宝宝补充益生菌,同时也不知道该不该给宝宝补充,其实一些剖腹产儿、早产儿、低体重儿、人工喂养儿,免疫力低的宝宝都可以补充益生菌。
宝宝益生菌怎么吃
1、益生菌制剂
益生菌制剂是一种较为安全的选择,益生菌粉中起作用的是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等益生菌,而且只有活着的菌群才有活性,才能起到调理肠道、提高免疫的功效。不同的活菌数量会影响功效。市面上从30万、50万、100万、50亿、300亿活菌数含量的益生菌各不相同。人体摄入数量不是越高越好,家长一定要根据厂家安全指示正确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冲调含有益生菌的奶粉或益生菌制剂时,要使用温开水(35-40℃)给宝宝服用,冲泡好的奶或益生菌制剂要及时服用,以免益生菌死亡失效。
2、益生菌酸奶
益生菌酸奶,是经益生菌发酵的酸牛奶,除了可以为宝宝提供优质蛋白质和益生菌外,牛奶在发酵的过程中还会产生乳酸、多种b族维生素等,这些有益物质对宝宝的健康有重要作用。适量进食酸奶,既能够获得丰富的营养,也能获得一定量的益生菌。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由牛奶或奶粉、糖、乳酸或柠檬酸、苹果酸、香料和防腐剂等加工配制而成的“乳酸奶”,其不具备酸牛奶的保健作用,家长在购买时要仔细识别。
宝宝吃益生菌的好处
1、抑制有害菌
益生菌通过在肠道占位争夺排挤有害菌,产生的有机酸、过氧化氢和细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长繁殖,起到屏幕作用。
2、增强肠道免疫力
益生菌可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可增强肠道固有免疫,促进肠道粘膜分泌相关的细胞因子和抗体,对维持宝宝肠道免疫平衡气道了一定作用。
3、促进营养吸收
益生菌能产生乳糖酶帮助宝宝消化乳糖,减缓乳糖不耐受症所造成的腹胀、返气和腹痛。分解乳糖产生的乳酸,可以促进宝宝体内对钙、铁、磷、锌、维生素d的吸收,同时产生维生素b、维生素k等营养物质。
4、减少过敏反应
益生菌作为细菌可调节肠道粘膜淋巴组织的发育,从而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比如益生菌可以使有些宝宝对牛奶过敏的症状减轻,使腹泻得到纠正。
宝宝益生菌什么时候吃
1、服用抗菌素时。抗菌素尤其是广谱抗菌素不能识别有害菌和有益菌,所以它杀死敌人的时候往往把有益菌也杀死了。这时候或者过后补点益生菌,都会对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起到很好的作用。
2、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牛奶不适应症、急慢性腹泻、大便干燥及吸收功能不好引起的营养不良时,都可以给小儿补充益生菌。
3、早产、剖腹产和不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能从妈妈那儿得到足够的益生菌源,保护健康的肠道菌膜不健全,可能会出现体质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等现象,也应该适量补充益生菌。
4、对于免疫力低下或者需要增强免疫力的特殊时刻(如某种流行疾病期间),能够起到预防作用。
5、带宝宝出行或旅游时带点益生菌类产品,如果宝宝肠胃不舒服,服用后能够有效缓解。
温馨提示:益生菌不建议长期食用,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不用另外的补充益生菌,益生菌只是在失调的情况下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系统。
【三】新生儿正常生理现象大全-新生儿护理
刚降生的宝宝,会表现出一些奇怪的生理现象。只要父母了解其中原因,并能适当注意,宝宝一定会变得正常起来。
斜视的眼睛
刚出生的宝宝,由于在产道中受过挤压,所以眼睑会有些浮肿,一般在2-3天就会消失。
而让妈妈感到惊讶的是,宝宝怎么会老斜着眼睛看东西?别紧张,这其实是“生理性远视”造成的,通常在2-4周以后就可恢复正常;此时的宝宝,超过20厘米外的东西是无法看清的,而到一个月后,视力就能基本正常了。
提示:如果3个月后,宝宝仍旧斜视,应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短暂的窒息
刚出生的宝宝呼吸的惟一通道是鼻子,虽然较高位置的喉头,保证了吸奶时不会意外地着呛,但也造成了他无法用嘴呼吸的生理特点。
此外,由于宝宝的肺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有时会有10秒钟左右的“窒息”。不过,6个月后就会正常起来。
提示:宝宝睡觉时,不要捂住他的鼻子;鼻孔堵塞时,应及时疏通,不然,会引发窒息危险。
分叉的舌头
刚出生的宝宝,口腔的上腭中线两旁或牙龈边缘会出现一些黄白色的小点,这是传说中的“马牙”,一般不会影响婴儿吸吮,2~3周后就会消失;宝宝的小舌头伸出来时,舌尖看起来像是要从中间分叉了一样,大约在1岁之前,这种“可怕”的现象就消失了,舌尖会向前生长。
提示:传说中的“马牙”是不祥之兆,说要用针挑破它,这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为口腔黏膜很薄,血管又很丰富,稍不小心,就会造成感染,引致败血症。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