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育儿知识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

2019-07-23 00:00:00人气:17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说到孩子很多家长都会为宝宝不爱说话而烦恼,害怕宝宝不爱说话交不到朋友,被别人欺负等,其实在平时家长可与孩子多沟通,听听孩子自己的想法,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宝宝不爱说话,多多开导宝宝,让宝宝能够对于别人交流。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

1、很多孩子在18-21个月才开始讲话,但是不同孩子的语言发展差异很大。爸爸妈妈们要善于鼓励孩子开口讲话,比如他想要某样东西,爸妈要延迟一下,鼓励他说出物品名称,说出来了,就及时表扬夸奖,渐渐地他就会愿意说。多跟孩子说说话,随时随地和其交流: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在带孩子四处走认物时,用具体的行动恰当地表达语言。

2、家里来了客人或朋友,就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称呼别人,应该说些什么,比如阿姨好,阿姨请坐之类的。这样孩子多和不认识的人说话后,下次见到陌生人就不会害羞了。

3、爸爸妈妈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让宝宝多与外界接触,多和同龄小伙伴沟通,爸爸妈妈们也要及时向宝宝传递一些讯息,譬如这是花,这是草等,这样您的宝宝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语言的刺激,在该表达的时候就能能够恰如其分的进行表达了。

4、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可能是因为他太内向了,父母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变得活泼一些,平时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或者去人多的地方走走,让孩子学着能够放开一点,不那么拘束。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

5、多跟孩子说说话,随时随地和其交流: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我为什么这样做……在带孩子四处走认物时,用具体的行动恰当地表达语言。尽可能让孩子多接触外界,结交更多的小伙伴,在集体中更容易培养说话愿望。

6、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相信这句话每个人都听过,但是做好的又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多说话,多和孩子交流,不要沉默寡言,孩子都喜欢模仿大人,也许孩子不喜欢说话,就是受父母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养成习惯了。

7、有的孩子放学放假在家特别喜欢看电话,一看就是几个小时甚至一天,这就造成孩子长时间不说话的影响,也减少了跟同龄孩子相处的机会。父母对这种孩子一定要多加管教,少让孩子看电视,多鼓励孩子出去跟小朋友玩。

8、安全感也很重要,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可能是因为没有安全感,对别人有一种防备之心,所以不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父母不要只顾工作、挣钱,一定要多抽出时间关心、呵护、陪陪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他在乎他的人。

宝宝不爱说话怎么办

孩子不爱说话,父母从平时就要多关注孩子,看孩子是因为什么才不喜欢开口,多引导孩子,很多东西都是可以改过来的。

延伸阅读

【一】如何防治1-12个月宝宝近视-早教知识

眼镜似乎成为了办公室一族的生活必需品,写字楼周边眼镜店也是生意火爆,看看自己的周围近视、弱势、干眼症等,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用眼不健康的习惯或症状,生活中深受视力不佳的困扰。近视成为城市的多发病常见病。

作为常识,父母高度近视可能遗传 给宝宝,近视一族做了父母就格外关注宝宝是视力发育情况。本周,摇篮网专家在线栏目特别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主任医师邵立功(教授),针对小儿眼病的防治话题在线回答网友问题。

2个小时的专家在线聊天,家长们咨询集中在父母近视是否遗传宝宝、如何观察发现孩子 眼部疾病早期症状、宝宝如何正确用眼看电视等生活中常见、多发的问题。

摇篮网专家在线:小儿眼病的防治问答精选

网友:请问宝宝用数码相机照机可以开闪光灯吗?如经常开闪光灯会否对宝宝眼睛造成伤害?

摇篮网专家邵立功教授: 可以用闪光灯,最好1米以外的距离。闪光灯的能量密度未达到损害孩子眼睛视网膜的程度,在安全防护范围内。请放心。

网友:医生,你好。宝宝1岁了,每天可以让她看一会儿电视吗?

摇篮网专家邵立功教授 : 可以适当看电视,每次半小时左右,最多不超过1个小时。孩子在视觉神经系统和眼发育过程中需要外界的色觉、光觉、形觉的刺激,但不能过渡地让孩子去看视频,这样可以会使孩子的眼球发育加速,以免形成近视。

网友 :邵医生,父母都是近视眼是否会遗传?我们日常应该怎样护理让孩子保持健康的视力?谢谢!

摇篮网专家邵立功教授: 防治近视从婴幼儿抓起,是保证孩子长大后眼睛明亮的至关因素,作为孩子家长,关于孩子眼睛未来的情况值得提倡和赞赏。

近视具有遗传性,尤其是病理性近视,生理性近视和后天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关系,孩子眼睛发育特征是从出生的发育前状态到正发育状态,到过渡发育状态。从发育前到过渡发育状态这一过程和后天因素具有重要的关系,也就是长期的近距离的精细用眼,可以加速孩子的眼球的眼轴增长,使得发生近视或近视加重。

如果父母近视的度数少于1000度,而且检查眼底未见眼底病理性近视的改变,那么你从现在开始注意孩子的眼保健,回避孩子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去做精细工作。如画画、练字、看电视等等。尽量回避给孩子眼睛加上一个沉重的包袱,适当的用听、说来教育,解决智力开发和防治近视的矛盾。

【二】宝宝拉绿色稀便-育儿知识

有些家长发现自己宝宝的粪便是绿色的,就会很紧张,认为是受到了某种惊吓导致的,这其实是错误的。那么,宝宝大便绿色是因为什么呢?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会偏酸性,所以正常的大便会略呈绿色,有时还会混杂一些白色的颗粒。如果是奶粉喂养的孩子排除绿色的大便,则表示肠道有炎症或者蠕动加速,是腹泻的象征之一。

而且为了宝宝的健康,必须要让他摄取充分的铁质,如果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不能完全吸收其中的铁质,就会让大便呈现黄绿色,而且还会有臭味。

还有可能就是会在宝宝最初加菜泥的时候,大便中会排出少量的绿色菜泥,这其实是种正常情况,没有必要停止添加菜泥。

有些时候观察婴儿的大便可以了解到他的笑话情况:

如果大便臭味明显,就表示蛋白消化不良,需要适当将奶冲稀或者减少奶量;如果泡沫过多,则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要停止淀粉类的食物;如果如奶油状,则表示脂肪消化不良,应该减少油脂类的食物摄入。

【三】宝宝2个月发育标准两个月婴儿发育标准-育儿知识

一岁两个月的宝宝的体格标准:体重:男孩为8.713.2千克;女孩为812.4千克。身高:男孩为73.785.1厘米;女孩为71.983.7厘米。头围:男孩为47.29厘米,女孩为46.00厘米。牙齿:长出612颗乳牙。

两个月婴儿生长发育特征 ①运动与感觉能力的发展会把头转向发出声响的方向。会用眼睛跟踪看到的东西(如哗啷棒、人脸等)。会目不转睛地注视明亮色彩(如红色和橙色)。当在耳边鸣铃时,孩子的表情有变化。当把哗啷棒放到他手心里时,他会握住它。

指导意见: 会把头转向发出声响的方向。会用眼睛跟踪看到的东西(如哗啷棒、人脸等)。会目不转睛地注视明亮色彩(如红色和橙色)。当在耳边鸣铃时,孩子的表情有变化。

专家答疑 新生儿一般多高 王天成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的身高受性别等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新生儿体长在50厘米左右。 当新生儿足月分娩时,男宝宝体长范围多在46.8~53.6厘米之间,女宝宝的体长会略低于男宝。

幼儿满一岁两个月时的生长指标男童跟女童都不一样,详情如下: 1、男童:体重为 8.5 --13.0公斤,身高为72.8--83.9厘米。一般在这个范围内浮动都是正常的,宝妈不用担心。 2、女童:体重为 7.8 --12.2公斤,身高为70.8--82.5厘米。女孩会比男孩。

2个月的宝宝发育标准 怎么护理2个月宝宝

★第二个月◎生理指标:满两个月时,男婴体重3.5~6.8千克,身长52.9~63.2厘米;女婴体重3.3~6.1千克,身长52.0~63.2厘米。◎养育要点: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规律生活;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让宝宝醒的时候处。

发育指标: 逗引时会微笑,眼睛能够跟着物体在水平方向移动,能够转头寻找声源,俯卧时能抬头片刻、自由地旋转头部,手指能自己展开合拢,能在胸前玩,能吸吮拇指 养育要点: 1.逐步建立起吃、玩、睡的有规律的生活。 2.尽量多地与宝宝说话、唱歌。

(1)体重:3个月的男婴体重可达6.03千克,女婴可达5.48千克,每天增长25~30克。 (2)身高:男婴此时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由于体重增长比身高增长速度快,所以孩子比较胖。 (3)头围:男婴头围平均39.84厘米,女婴头围平均38.67厘米。

二个半月的宝宝发育标准是怎样的

二个半月的宝宝发育标准可参考 飞米粒 家教四部曲:自小编成长,夫妻之道,家庭早教,情商父母 网页链接 体格标准: 体重:男婴体重平均为5.60千克左右,正常范围4.3-7.1。女婴体重平均为5.10千克左右,正常范围:3.9-6.6。人工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更快。

20个月底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11.05—11.63千克; 身高:82.5—84.6厘米; 头围:46.76—47.94厘米; 胸围:47.2—48.47厘米; 前囟:多数已闭合,少数刚可摸到; 出牙:12—18颗,其中门牙8颗。 20个月宝宝应该会跑了,尽管跑得。

(1)体重:3个月的男婴体重可达6.03千克,女婴可达5.48千克,每天增长25~30克。 (2)身高:男婴此时约60.30厘米,女婴约58.99厘米。由于体重增长比身高增长速度快,所以孩子比较胖。 (3)头围:男婴头围平均39.84厘米,女婴头围平均38.67厘米。 (4。

您的宝宝已经出生两个月了,宝宝身体的许多运动仍然是反射性的。如果您轻轻拉孩子的手让他坐起来,他的头将向后面软瘫。他可能已经可以挣扎着抬起头并向四周张望,他的头只能抬起1~2秒钟。腿也逐渐变得更加强劲而主动,他的腿会从刚出生时的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