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一个人,所以对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是每一位爸爸妈妈都非常关注的事。而宝宝一般在七个月大的时候就会长出第一颗压。那在宝宝长牙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则需要对于宝宝长牙时的一些症状有所了解。
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从开始长第一颗乳牙到乳牙全部出齐,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基本上是隔几个月就长出几颗牙,宝宝长牙有什么表现?宝宝出乳牙容易发生以下情况:
1.流口水
宝宝长牙前2个月左右,大多数宝宝就会流口水,或把小手伸到口腔内抓挠。爸爸妈妈如果仔细查看宝宝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龈发白或稍有充血红肿,触摸牙龈时有牙尖样硬物感。
2.轻微的咳嗽
宝宝长牙过程会分泌出较多的唾液,过多的唾液会使宝宝出现反胃或咳嗽的现象。只要不是感冒或过敏,就不必担心。
3.啃咬
宝宝长牙最大的特点,就是啃咬东西。咬自己的手,咬妈妈的乳头,可以说,只要看见什么东西,就拿来放到嘴里啃咬一下。目的就是想借啃咬的施力,来减轻牙床下长牙的压力。
4.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宝宝长牙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为牙床发炎,而发炎是柔软的牙床纤维对付逼近的牙齿唯一的办法,尤其是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最不舒服
5.易怒
当齿尖愈来愈逼近牙床顶端,发炎的情形愈严重,不断的疼痛使宝宝变得易怒和烦躁。
6.拒绝进食
长牙的宝宝在喂奶时,常变得浮躁不定。因为很想把个东西塞进嘴巴而显得急欲吸奶,而一旦开始吸奶又会因吸吮而使牙床疼痛,于是就拒绝进食。
7.不眠
宝宝不只是在白天长牙,晚上也一样在长。宝宝常会因牙不舒服而夜里睡不踏实甚至烦躁。这种情形多发生在长第一颗牙及臼齿时。
8.体温升高
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
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10.牙床出血
有时候,长牙会造成牙床内出血,形成一个瘀青色的肉瘤。一般冷敷可以降低疼痛并加速内出血吸收消失。
11.拉耳朵、摩擦脸颊
宝宝长牙,常常拉自己的耳朵,这是因为,牙床的疼痛可能沿着神经传到耳朵及颚部,尤其是长臼齿时,所以宝宝会出现抓耳朵或摸脸颊的举动。不过要注意的是,当宝宝耳朵受到感染时,也会有用力拉耳朵的现象。
【一】妈妈必备宝宝发烧三种药物-儿童保健
由于宝宝免疫力较低,所以容易发生发烧的现象。一般宝宝发烧在38.5℃以下是不采用药物降温,而是采用物理降温。因为宝宝太小了,要多注意给宝宝物理降温、多饮水、多睡觉。那如发烧在38.5℃以上就要注意给宝宝服用药物了,如还是高烧不退就要及时将宝宝送院治疗了。那么宝宝发烧吃什么药?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简单介绍吧!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美林
美林是一种适用于0-12岁儿童的药物,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感冒引起的发热。能缓解儿童轻度的头痛症状。美林分为布洛芬混悬液和布洛芬混悬滴剂,前者是适合适用于1-12岁儿童,后者是专为婴幼儿设计的退烧药物。药物的作用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用法用量:口服,需要6-8小时后才能重复服用,24小时内不能服用超过4次。用量根据宝宝的年龄、体重具体服用。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泰诺林幼儿退热滴剂
泰诺林幼儿退热滴剂适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此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能超过3天,如持续发热需送院治疗。在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用法用量:口服,滴入口中,或溶于开水中搅拌均匀后服用。注意事项:在服用此药物时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宝宝需要在成人的监管下服用。
宝宝发烧吃什么药:护彤
护彤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打喷嚏、流鼻水、头晕等症状。用法用量:用温水送服,具体用量请看说明书。在用药3天后,症状未有缓解请及时去医院治疗。对此药过敏或有过敏体质的宝宝禁止服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管下服用药物。
【二】宝宝起湿疹可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婴儿保健
湿疹是一种严重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或者使用不正确的方法处理,会加速病情的扩散,所以如果发现宝宝起湿疹,一定要及时治疗,别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同时希望父母能够引起重视不要乱用偏方治疗宝宝湿疹。
湿疹是宝宝常见皮肤病,父母要做好护理,有很多真实案例都是需要引起父母的警惕,因为宝宝起湿疹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是通过一些小地方的偏方进行治疗,导致最后宝宝全身长满脓包,甚至溃烂,终身无法治愈,这都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导致的,也是父母病急乱投医的结果,这些都是需要引起重视的,不论宝宝发生什么疾病,都希望父母能够相信科学,积极让孩子接受治疗。
宝宝起湿疹最佳治疗方法
1、饮食管理
最好能找到并避免过敏原。如牛奶蛋白过敏患儿应改食氨基酸配方粉或深度水解蛋白配方粉。
2、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对于渗出型和干燥型湿疹,如果表面没有破溃,应该给患儿用一些不过敏的保湿霜,起到保湿作用。对于严重的湿疹,可以局部短期外用皮质类固醇霜剂涂抹,有明显的抗炎和止痒作用,注意避免长时间大剂量应用以免产生副作用。如果局部破溃感染,则需要局部涂抹抗生素软膏消炎治疗。
3、局部治疗
是治疗婴儿湿疹的主要手段,应根据湿疹分期选用恰当药物治疗。急性期以红肿、丘疹为主,无渗出时,建议使用炉甘石洗剂、炉甘石呋喃西林洗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或凝胶;有大量渗出时应选择1%~3%硼酸溶液、0.1%呋喃西林溶液冷湿敷,湿敷后可用氧化锌油剂,有感染时外用1%氯霉素氧化锌油。亚急性期建议用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外洗,搽氧化锌糊剂、糖皮质激素乳膏。慢性期皮损建议非激素软膏(如20%~40%尿素软膏、5%~10%水杨酸软膏等)与糖皮质激素软膏配合交替使用。
4、全身治疗
(1)口服抗组胺类药物 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如扑尔敏、仙特明等。
(2)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 无论口服还是静脉注射皮质类固醇激素,都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且长期应用后有依赖性和各种不良反应,故应酌情慎用。泛发急性湿疹其他疗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强的松,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
(3)抗生素 对伴有广泛感染、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的患儿,可系统应用抗生素治疗。
5、物理治疗
对慢性顽固性湿疹可用紫外线照射疗法。
宝宝起湿疹的护理措施
1、患湿疹的宝宝碰水频率不要过高,每天一次或隔日一次即可。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不要用含碱性较大的洗浴品,湿疹严重或渗出时不要洗澡,特别是患病部位不要接触水。
2、湿疹已经结痂的宝宝,可以用植物油(橄榄油)檫拭,使痂皮逐渐软化。
3、衣被不可过厚,避免汗液刺激。衣服应宽松,棉织品最合适,不要让毛衣、毛毯、化纤等接触皮肤。宝宝的衣服和尿布、枕巾要勤洗、勤换,洗涤剂必须彻底冲洗干净。
4、避免晒太阳,猛烈的阳光会加重宝宝的湿疹。
5、婴儿所处环境要保持清洁、干燥,室温也不要太高。减少环境中的过敏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地毯、宠物)。每天更换枕巾,接触面部被子部分可缝上棉布做被头,并且每天勤换,洗枕巾和被头的盆要与洗尿布的盆分开。
6、婴儿的生活要有规律,保障充足睡眠。
7、剪短宝宝指甲,防止抓破伤口。由于奇痒,孩子有时会把脸和枕头或盖被摩擦,或者用小手摩擦,所以宝宝的指甲要剪短,戴上手套,睡前将两手加以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8、饮食方面,妈妈注意喂哺宝宝不要过量,保持消化正常。
(1)如果是母乳喂养,妈妈尽量避免吃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如对蛋白质过敏,可单食蛋黄;乳母不要吃辛辣、海味、腥味食品,如葱、蒜、辣椒、鱼、虾、蟹等,要多吃含植物油丰富的食物。
(2)如果是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有可能是奶粉过敏,可以选择给宝宝吃脱敏奶粉。
(3)添加辅食时,要避免选择含食物添加剂的速成品,爸妈最好尽量给孩子亲手制作辅食。少吃海产品,减少过敏。
9、不要乱用药,婴儿皮肤薄嫩,用药不当往往加重病情,爸妈切不可滥用抗生素,不要随便使用单方、偏方。
10、湿疹期间,接种疫苗需咨询医生,以免引起全身反应。
宝宝起湿疹要及时就医检查治疗,用药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忌不可乱用药,同时小编还要提醒各位家长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不要乱用偏方哦。
【三】妈妈们别让宝宝营养不良-儿童保健
宝宝的营养不良是父母们都很担心的事。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宝宝营养不良方面的的问题,同时也告诉大家,宝宝再出现营养不良的时候,吃些什么对宝宝的身体有帮助。
宝宝的营养不良问题,一直都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那对于宝宝营养不良的时候都有那些症状和表现,大家都有了解吗?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些宝宝营养不良方面的的问题,同时也告诉大家,宝宝再出现营养不良的时候,吃些什么对宝宝的身体有帮助。
【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
宝宝营养不良,不仅会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而且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因此我们需要尽早的了解,宝宝营养不良时侯的一些症状,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为宝宝恢复健康。那对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有哪些,大家真的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宝宝营养不良的一些症状
1、消瘦型: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变薄无弹性,头发枯黄,大便频而量少有粘液。患儿的智能及动作均有不同程度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慢,血压偏低。
2、水肿型:轻者仅有皮下水肿,重者可有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部凹陷性水肿(压之有凹陷),少数患儿可有胸腹腔积水,少数人还可出现皮肤紫瘢。本型患儿以体重突然增加为水肿的可靠标志。
3、由于长期营养不良,患儿还可以出现各种并发症,如佝偻病、各种感染、腹泻、中耳炎、肾盂肾炎等等。化验检查可发现患儿有贫血征象。
【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
说到宝宝营养不良,很多人都知道一些宝宝营养不良的症状。那大家可知道宝宝的哪些表现是表示着营养不良的呢?如果不知道的话,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宝宝营养不良的表现吧。
一、情绪变化
当宝宝情绪不佳、发生异常变化时,应考虑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
1、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2、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3、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宝宝固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及钙质摄取不足所致,所以应多吃一些动物肝、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二、行为反常
1、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2、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3、喜欢吃纸屑、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理想的“盘中餐”。
三、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说来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因此,对于肥胖儿来说,除了减少高脂肪食物(如肉类)的摄取以及多运动外,还应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地合理搭配。
结语:对于宝宝营养不良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现在也了解到了一些。那小编则希望各位爸爸妈妈在今后的日子里面,一定要宝宝的饮食状况,而且一日三餐要照常吃,这样才能避免营养不良的事情在发生,不是吗?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