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改变形象法
心理自卑的孩子,通常服饰保守,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其实,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能提高自信心。因此,家长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形象:穿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2、语言暗示法
语言是思想的表露。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真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积极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一句鼓舞斗志的话,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3、预演胜利法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可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和自卑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
小孩体质差怎么办
提高免疫力。如果孩子体弱多病的话,可能是免疫力不好,可以针对这一情况,多给孩子进行一下滋补,加强孩子的日常营养的摄入,给孩子增加一些补品,提高免疫力。
全面检查身体。如果孩子的身体素质不好,或者经常发病,遇到春天或者冬天的疾病多发季节,就躲不开疾病,这样的情况下,家长首先要确定,到医院检查是否孩子有器质性的问题。
保持心情愉悦。如果孩子的身体虚弱,可能跟孩子的心情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我们作为家长,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保持自己的身心愉悦,压力过大不利于成长。
患病多加呵护。如果季节进入到了疾病的多发期,那么,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呵护,避免孩子在这个疾病多发季节生大病,严重影响孩子的身体,让孩子身体受到损害。
加强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孩子的身体需要逐渐锻炼,体能也是通过锻炼而逐渐提高上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给孩子报一项体育的学习班,让孩子有规律的锻炼。
注意卫生习惯。孩子一定要讲卫生,因为,只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只有疾病减少了,才能让孩子的身体素质得到加强,否则,生病会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小孩长高的3个方法
1、优质睡眠有益于增高。我们都知道,如果人体内生长激素的水平高就会促使宝贝长得高。而据有关专家证实: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在睡眠后的1小时开始上升,2~4小时可达高峰,随睡眠时间的延长生长激素释放的量也会随之增多,那么不言而喻,保证宝贝每日足够的睡眠势必有利于宝贝身高的增长。
2、饮食。宝贝个子的高矮如同建筑一座完美的高楼大厦,需要有良好、优质的“建筑材料”,这就需要宝贝的父母每天为其提供平衡的膳食。蛋白质是人类生命的基础,因而为宝贝提供丰富优质的蛋白质很重要,奶制品自然是提供蛋白质最好的来源,对于1岁以内的宝贝每天至少应保证700~800毫升的奶量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3、科学晒太阳、积极的体育锻炼。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骨细胞的生长能力,从而使骨骼的生长更加旺盛。这样自然有助于长高。婴儿期的时候可以给宝贝做婴儿抚触等,每天2~3次,每次15~20分钟;幼儿及学龄期的儿童则可做一些有助于增高的长高操,多走、多跑、多跳跃等,每天2~3次,每次30分钟左右。
小孩子爱说谎怎么解决
1、首先确定是不是谎言。有时孩子不能很确定自己说的是不是谎言,有时孩子表达的只是自己的想象,并不是谎言,这时父母就要认真判断,不要不以为然,不把孩子说的话放在心上,这样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2、弄清楚小孩子撒谎的原因。父母明确知道小孩子撒谎了,就要找到孩子撒谎的原因,究竟孩子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撒谎,可能是他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或者怕爸妈来批评他,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3、满足小孩子合理的要求。当孩子的要求总是得不到满足的时候,这时孩子就会出现撒谎,因为他希望爸爸妈妈可以满足他的要求,他心里的要求很强烈,但是有时出于种种原因,父母总是限制孩子,导致孩子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父母要反思自己,当孩子提出合理要求时,应该尽量满足。
4、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作为父母,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他的优缺点,不能因为孩子做错一次事情就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这样使孩子更爱说谎,因为孩子知道他在父母眼里已经是坏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喜欢。
5、不要因为撒谎而惩罚孩子。很多父母因为孩子撒谎了,就进行严厉地批评,其实这时父母应该给孩子一个认错的机会,父母的态度对于孩子来说很重要,当父母认真地接受孩子认错时,孩子就会意识到撒谎是不对的,只有诚实才能得到父母的喜欢。
6、和孩子多沟通,尊重孩子。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形式,例如考试考好了就给零花钱,考不好就进行批评,忽略了和孩子沟通的过程,应该和孩子多聊天,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尊重孩子,这样孩子也会尊重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