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血压的正常范围
正常的血压: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5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
正常高限: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
低血压: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90/60mmhg时,称为低血压。
正常妊娠在孕早期(孕12周以前)和孕晚期(孕28周以后)的血压应与怀孕前相同,大部分女性在怀孕期间血压都会有所上升,严重的还会发展为妊娠高血压。
什么是孕期低血压
妊娠时虽然心输出量和血容量明显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强,但由于外周血管阻力的下降,其平均血压,尤其舒张压较未妊娠时却有所下降。妊娠早期和中期收缩压较妊娠晚期约低2mmhg,舒张压低10~20mmhg,此后逐渐增高,到分娩时或产后6周则接近妊娠前水平。
造成女性怀孕后血压低的原因是有很多的,一般情况下,人们血压低时不太容易引起注意,而且,低血压的症状一般会在身材消瘦或体质差的孕妇中出现,患有低血压的时候,孕妇一般会出现惧寒或头晕眼花的症状。
孕期低血压对母儿的影响
一般低血压,如孕妇没有症状,则对胎儿影响不大。如因血压低孕妇出现休克,则可造成胎儿缺血缺氧,即胎儿宫内窘迫,生后可造成缺氧缺血性脑病。休克时应积极抢救,提升血压,并查明原因,做积极有效的治疗。
警惕“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人们对于孕妇高血压已十分重视,但对孕妇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却不很注意。为什么孕妇有可能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呢?目前比较一致认为,发生原因是因为子宫在仰卧位容易压迫孕妇下腔静脉,因而阻碍血流回心,使血压降低。血管造影也证实,足月孕妇仰卧位时有90%发生回心血流下降。一般发生在妊娠中后期,即32~36孕周时,临产前或分娩时很少发生。多数人症状发生在仰卧后1~10分钟,6~7分钟开始出现最多。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检查血压降低,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
孕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不仅对其本身不利,而且对胎儿也有危害。孕中期正是胎儿发育快速时期,胎儿因孕母血压低,胎盘供血减少,影响营养和氧的供给,不仅会影响胎儿体重增加,而且可产生宫内慢性缺氧,成为“高危儿”,生后易发生窒息、缺氧性脑病、小样儿、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镁,还易发生坏死性肠炎、脑出血等。因此说,仰卧低血压综合征对于母、儿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孕期低血压的防治方法
为防治孕妇仰卧低位血压综合征,可从妊娠28周(孕7个月)开始,对孕妇进行此项监测。一是孕妇本人要留心在仰卧一定时间以后有无上述症状出现;二是让孕妇仰卧10分钟左右测定其血压,看血压是否降低。这样就可能及时发现。防治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改变卧姿,多采取左侧卧位,改变仰卧的习惯,起码不要长时间仰卧。》孕期低血压怎么办?食疗调理升血压
什么是孕期高血压
怀孕期间,孕妇发生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它的危害不容忽视。因为孕期高血压不仅会对宝宝产生严重的危害,还会对母体造成深深的伤害。孕期高血压按临床表现分为轻度孕期高血压、中度孕期高血压、重度孕期高血压(先兆子痫及子痫)。
1、轻度妊娠高血压
这个阶段,孕妈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轻度升高至140/90mmhg,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体重异常增加(隐性水肿),每周超过0.5kg。水肿多由踝部开始,渐延至小腿、大腿、外阴部、腹部,按之凹陷,称凹陷性水肿。一般会持续数日至数周,或逐渐发晨,或迅速恶化。
2、中度妊娠高血压
这一阶段,孕妈的血压已明显高于150/100mmhg,但不超过160/110mmhg;尿蛋白(+)表明24小时尿液中蛋白量>;0.5g;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头晕。
3、重度妊娠高血压
此时,孕妈的病情进一步发展,血压高达160/110mmhg或更高;24小时尿液中蛋白量>;0.5g;可有不同程度的水肿,井有一系列自觉症状出现。此阶段可分为先兆子痫和子痫。
孕期高血压的治疗
娠娠期高血压的治疗不同于一般高血压,应根据不同病因,从饮食、活动及药物等方面采取综合性措施,以控制好孕期血压:
1、一般治疗
首先,孕妈应该充分卧床休息并消除紧张情绪。此外,可适当补充钙剂:每天补钙1.5~2.0克,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5.4毫米汞柱和3.4毫米汞柱。在低钙摄入人群中补充钙剂十分有益
2、降压治疗
一般对于血压≥160/110mmhg的重度高血压孕妇,应采取降压治疗;血压≥140/90mmhg的非重度高血压孕妇,可使用降压治疗。血压应平稳下降,且不应低于130/80mmhg,以保证子宫胎盘血流灌注。
3、药物治疗
由于降压药物对胎儿有不利影响,因此,妊娠期高血压妇女应慎用降压药物。如孕前期血压轻度升高且没有并发症,在孕早期应停止服用降压药,因为孕期常有生理性低血压,故无需要用药。但如血压值大于或等于140/90毫米汞柱,则应用药物治疗,且应选择对胎儿无致畸作用的药物。
4、护理方法
在护理过程中,家人要了解孕妈的心理及社会情况,每日4次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监测胎心,督促病人自测胎动,按时完成胎盘功能、胎儿发育情况等检查。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注意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自觉症状及胎心、宫缩情况,必要时和给予镇静剂和氧气吸入。临产后应做好抢救婴儿的一切准备。
如何预防血压异常
妈妈网专家提醒,预防胜于治疗,在孕早期应录下基础血压,在怀孕期间注意以下几点:
1、卧床休息时采用左侧卧姿,可减轻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因而使静脉回流增加,进而增加全身血循环、胎盘和肾之血流灌注而使血压下降;
2、维持高蛋白的饮食很重要,每天80至90克的蛋白质摄取,可补充尿中流失的蛋白质,减少水肿危险;
3、正常情况孕妇怀孕末期会有足部水肿,但妊娠高血压之水肿通常会出现在第二妊娠期即孕4-6个月时,并且会进展到眼睑;
4、可自行监测血压,每天早晚各量一次并做好记录;
5、每周或每两周做一次产检,一旦有异常应提早就诊。在出现紧急情况入院救治时,医生会根据产妇病情进行规范解痉、镇静、降压等治疗,同时每天对产妇病情作出评估,在保证母儿安全的情况下,尽量等待胎儿在母亲宫内生长。如母子出现危险则应及时剖宫产帮助娩出胎儿及胎盘。
妈妈网网友经验分享
妈妈网网友“丁ing丁”:血压偏高,在饮食上要多注意,要吃得清淡,多吃青菜,尽量少吃鸡肉,特别是鸡皮。
妈妈网网友“脚步浮浮”:我32周之后血压就开始高,最高峰高压167,低压也110,每次产检医生都叫我验尿,看有没有蛋白尿,好在我无,所以之后我就饮食注意,到左38+3周早上见红,零晨去医院一量血压计也是高得历害,后来我剖腹了,足月可以剖腹,高血压对胎儿影响很大,供血不足,胎儿发育缓慢。
妈妈网网友“俊俊”:如果怀疑自己的血压不正常,可以经常量,每天不同时间段测量一次。在家或去附近社区诊疗机构都可以,每次记录好时间和血压值,下次产检出示给医生看,协助诊断。
妈妈网网友“宝宝的妈咪”:高血压也是分轻度与重度的,现在这个很常见,医院都有很详细地治疗方案,不用过于担心,平常注意不要吃太咸的食物等,注意休息,精神太紧张,会影响血压值。
妈妈网网友“依依妈妈”:血压低的话不用太担心的,可多食温补脾肾的食物,特别是易消化的蛋白食物,如鸡、蛋、鱼、乳酪、牛奶等,要少食多餐。
妈妈网网友“胖胖”:我第一第二次产检验的时候有点高,但没有肿和尿检都没事,第三次次去产检验就正常了,我想可能是开始孕娠反应有点大影响的,可怜我才90几斤,高血压完全是怀孕引起的,我生第一个的时候没有的。
【一】生二胎的最佳年龄及注意事项须知-孕前准备
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夫妻都计划着生二胎,那么在准备生二胎的时候,生二胎的最佳年龄及注意事项都是需要妈妈们了解的哦,关于生二胎的最佳年龄及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吧!在最佳的年龄生育才能降低生育风险哦。
生二胎的最佳年龄
女性35岁后卵巢功能开始降低,卵子质量会下降,自然怀孕的几率也会降低,相对会增加怀上“二孩”的难度;超过35岁怀孕属于高危妊娠范畴,出现流产、早产,妊娠期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妊娠并发症的几率大大增加;胎儿染色体疾病、胎儿畸形等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育龄女性应在35岁前尽早生育“二孩”,避免高龄生育的风险。而第一胎是剖宫产的女性,再次怀孕前应先对子宫疤痕的情况进行检查。
即使第一胎没有不良生育史,宝宝健康,备孕第二胎时也需要重视孕前的检查,通过孕前检查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时治疗,为胎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建议夫妻双方在孕前3-6个月开始做孕前检查。
生二胎注意事项
1、身体杠杠才能怀!
由于第一胎和年龄的问题,怀孕第二胎时身体的营养已经不是很多,所以在准备生第二胎和怀孕期间,一定要补充好营养。
2、生二胎不能急!
生完第一胎后不要急着就生第二个小宝宝,第二次最理想的怀孕时间是在两年后,这样也可叫身体恢复一下。
3、各种检查少不了!
孕前体检,要在身体最健康的时候怀孕,才能给宝宝带来健康的身体。
4、高龄麻麻要注意!
高龄产妇,保持心情开朗最重要。经常运动。
5、一剖剖终身?
有人说头一胎剖腹产,第二胎也必须剖腹产,这是错误的,如果你的身体及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都很好的话,第二胎完全是可以自然顺产的。
以上就是关于生二胎的最佳年龄及注意事项的介绍,生二胎的妈妈们一定要做好孕前准备,为健康宝宝打好基础哦。
【二】高龄产妇生二胎年龄-孕前准备
30岁以前,妈咪们把第一个来到世界上的“特权”给了大宝,如今年龄较大了,身体的各项条件可能不如以前,但妈咪们还是鼓起勇气备战二胎!怀胎十月的艰辛妈咪们不是不懂,只是心里怀着对二宝的希冀,妈咪们无论如何也要让这个小生命带着健康体魄与这个世界招手。既然决定了生二胎,妈咪们该如何把自己的身体调理到最佳状态呢?分娩时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才能万无一失?
高龄产妇生二胎的年龄
现在,国家政策已经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小孩,家有大宝的妈咪们怎能让ta一个人孤孤单单呢,不过既然有生二胎的打算,一切就要尽早打算哦。不然年龄就会成为妈咪们生二胎的“绊脚石”。那么高龄产妇生二胎时的普遍年龄是多少呢?
其实,“高龄产妇”是指年龄在35岁以上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或受孕时34岁以上的产妇。已经生了大宝的妈咪们,生二宝时年龄在34岁以上也要加入“高龄产妇”的队伍哦。所以,高龄产妇生二胎时的普遍年龄一般都在34岁以上。
但这里建议妈咪们生二胎最好不要超过35岁,因为妈咪们年龄越大,身体各项器官尤其是生殖系统也会逐渐老化,进而导致卵子的质量降低,这对二胎宝宝是很不利的哦。所以,有二胎计划的高龄妈咪一定要尽早做生育准备。
高龄产妇生二胎的好处
话说国家的全面开放二胎政策一出台,妈咪们生二胎和不生二胎的声音也此消彼长。那么高龄产妇生二胎是不是也有好处呢?要打消妈咪们心头的顾虑,你只要看看下文就造啦。
1、生二胎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每个妈咪最大的心愿,生个二胎宝宝,两个孩子在相处中可以相互学习、分享,成长经历更加丰富多彩。
2、生二胎比生第一胎容易分娩。高龄产妇已有生第一胎的经验,同时子宫经过一次扩张,因此生二胎时一般要比第一胎容易分娩哦。
3、生二胎可以减轻独生子女养老负担。“人多力量大”,两个孩子长大后可以为家庭分担养老重任,避免一个孩子赡养4个老人的局面。
4、生二胎时高龄妈咪的各项条件更成熟。高龄妈妈一般都有较好的心理素质,经济条件和家庭环境也比之前大有改善,所以生二胎的条件要比第一胎更加成熟呢。
高龄产妇生二胎如何调理身体
高龄妈咪生二胎时,由于年龄较大,身体健康程度可能不如以前,生殖系统也可能出现老化,为了在怀二胎时有个好身体,高龄妈咪应该如何把身体调理得倍儿棒呢?以下调理方法,每个高龄孕妇都不得不知!
首先,高龄孕妇需要“调经理带”。“调经理带”是指高龄孕妇需要将月经调理到最佳状态,同时保证阴道的分泌物干湿适中,以为怀二胎做好身体准备。
其次,高龄孕妇需要调整饮食。调整饮食也是调理身体的重要部分,平时应多吃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远离茶、酒、烟和咖啡。
再次,高龄孕妇需要调理气血。气血不足容易导致高龄产妇流产,或让腹中胎儿发育异常,所以调理好气血也是高龄孕妇的必做功课哟!
高龄产妇生二胎如何顺利分娩
对于第一胎剖腹产的高龄妈咪,由于子宫口存在伤疤,坚固性要稍差一些,子宫的疤痕组织也可能缺乏弹性,因此在生二胎时分娩可能会给子宫带来较大压力。那么高龄产妇生二胎要做哪些准备才能顺利分娩、减轻风险呢?下面这些关系到二胎宝宝与二胎妈咪健康的干货,各位高龄妈咪赶紧mark起来!
其实,高龄产妇生二胎也可以平安分娩。只要做好以下几点,生二胎就能更加顺利哦:
1、孕受定期检查。为了避免异常分娩的发生,高龄产妇一定要在孕期做好定期检查,比如唐氏筛查、羊水穿刺等,这些关乎胎儿健康和产妇安全的检查一样都不能落下!
2、做好产前运动。高龄孕妇生二胎前,如果没有异常状况,应该树立信心,选择自然分娩,分娩前多做产前运动,比如散步、孕妇体操等,都是可为顺利分娩加分的。
高龄产妇生二胎的注意事项
除了了解高龄产妇生二胎的普遍年龄与最佳年龄、高龄产妇调理身体的实用方法外,各位高龄妈咪们还要注意哪些生二胎的注意事项呢?生二胎最不理智的做法就是人云亦云,其实各位高龄妈咪们应该自己做好备孕与怀孕功课,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二胎宝宝这么生!下面这些实用tips,给位高龄妈咪们都该看看!
1、二胎患上唐氏综合征应停止妊娠。患有唐氏综合征的宝宝生下来后将会智力严重低下,发育迟缓,且容易产生各种胃肠道畸形等,初期发现病症的妈咪一定要及时停止妊娠!
2、补充叶酸可以贯穿孕前及整个孕期。在孕前3个月左右,高龄妈咪就要开始补充叶酸了,除了吃叶酸药物,还要多吃动物肝脏、甜菜、花椰菜、绿叶蔬菜和橙汁等含叶酸丰富的食物。
3、每天保证充足睡眠。每天睡眠质量高才能提高身体免疫力,为生二胎“卯足劲”!夜间保证8~9小时睡眠,中午保证1小时午睡时间,这样的高龄妈咪不愁生不出聪明二宝!
4、远离对二胎不利的食品。酒、烟、咖啡和酒精容易导致二胎流产或二胎发育不良,这些风险性高的食品一定要远离。
【三】年龄较高的孕妇腰酸背痛怎么办-孕前准备
年龄较高的孕妇腰酸背痛怎么办?对于许多的孕妇,尤其是高龄孕妇来说,腰酸背痛的症状都有过感受,出现这种症状时,孕妈妈该如何来缓解,可能并不十分的了解。其实,孕妇腰痛的情况不止在同龄女性中有,每位孕妇都会有类似的情况,只是有轻有重,这也是女性怀孕后的特殊症状。以下就来介绍一些可以缓解这种症状的方法:
有关的妇产科专家介绍说缓解高龄孕妇腰酸背痛的症状,平时的时候准妈妈就要注意一些小动作,以防加重症状:
1、当准妈妈需要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大方的、主动要求年轻人让座,不用担心被拒绝,周围的人一定会支持你的,所以说出来就行。
2、还要知道准妈妈是不能提太重的物品的,但若要提东西,首先确保东西不能太重,然后用腿力而不是用腰力提起来,保持背部挺直,自膝盖处弯曲举物。还应注意,准妈妈不要在胳膊上携带东西,以免让自己受伤。
3、软床也是准妈妈要避免的,也就是说不要睡软床,休息时不要躺在软的沙发上,选用可提供良好支撑的坚硬的床垫。当然,高跟鞋更是准妈妈不能碰的。
4、准妈妈还应在平日保持良好的姿势,背部立直坐正,切勿驼背。坐下时,可抬高双腿或在椅子的靠背上放一个软枕,以减轻背部压力。
5、准妈妈在怀孕的早期,切记注意有适量的休息,让自己身体轻松、减少疲劳,为孕后期打下基础。
6、到了孕中期和晚期时,准妈妈就不能多干粗重的活了,以免伤及自己或胎儿,自身的安全最重要。
7、怀孕是一个特殊的时期,所以准妈妈怀孕期间,胎儿快速发育,就很容易缺乏各种营养及矿物质,特别是钙、维生素和铁等,一旦缺乏就很易引起腰痛。故必须注意饮食,摄取营养,这也是保证胎儿及自身健康的条件。
8、准妈妈的精神要放松,不要参与紧张、刺激或太奔波的旅行活动,过于疲劳容易引起腰痛,甚至影响到胎儿的正常发育。
9、准妈妈每次散步或走路的时间不宜过长,避免长时间站立,要多休息。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