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岁的宝宝来说,完全可以和成年人一样保证自己的一日三餐,同时一日的三顿饭是宝宝获取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但是有一些两岁宝宝会突然厌食,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当两岁宝宝出现厌食的情况时,即不爱吃饭时应该怎么办呢?
其实导致两岁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多是以下几种,家长们可以了解下:
1、身体缺乏微量元素。若孩子体内的微量元素不足,如缺少锌这种元素,则会导致其胃口不佳,从而出现厌食。
2、挑食。有一些孩子有挑食的情况,因此若食材不是喜爱的,则会出现厌食的现象,家长们要细心观察。
3、食物种类不丰富。如果每天的食材单一,孩子可以选择的机会不多,那么很难刺激孩子的味觉,最终导致他们出现厌食的情况。
4、生病。当孩子生病,如感冒、发烧或者脾胃虚弱时,都有可能出现突然厌食的症状。
此时,家长们首先要排查宝宝的身体,若生病了则需要看医生;如果身体没有异常情况,则可以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同时丰富日常饮食,还要做到对厌食的孩子进行少吃多餐,这样也能有效地改善他们厌食的情况。
【一】孕期抽烟宝宝真的智力低下吗-孕前准备
虽然大家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很多人还是戒不掉烟瘾,现在社会上不仅仅男性会抽烟,有些女性因为压力或者其他原因也会抽烟,而女性在怀孕后,同样忍不住要抽烟,但孕妇是不能抽烟的,会影响宝宝的智力。那么孕期抽烟宝宝真的智力低下吗,孕期吸烟生下的孩子会得什么病?下面给大家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孕期抽烟宝宝可能会导致宝宝智力低下,因为香烟中含有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当然不是绝对的,但几率是比较大的。还可能引发胎儿流产、胎死腹中以及早产等问题。
孕期吸烟生下的孩子会容易得肺炎、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而且宝宝还可能出现体重轻、身高胸围较小等问题。
建议抽烟的女性如果要怀孕,一定要备孕,并且在备孕前三个月要戒烟。备孕还需要注意这些:
1、男女双方都要去医院做孕前检查,检查都正常后才可以开始备孕,有异常要及时治疗。
2、男女双方都不能抽烟喝酒,饮食要健康,注重营养均衡全面,避免吃垃圾食品,多吃水果蔬菜。
【二】冬季宝宝睡觉如何保暖-孕前准备
冬季宝宝如何保暖
冬季取暖,使用取暖用品的现象很常见,但这些取暖用品如果使用不当,会成为“温暖杀手”,伤害宝宝。所以,妈妈最好还是少给宝宝用。以下4种取暖用品慎用:
1、热水袋
危险系数:★★★★☆
其实,不管是传统的热水袋还是电热水袋都要慎用,因为热水袋是直接与身体接触的,如果在使用时,盖口突然松开,热水流出就会烫伤宝宝,若中途发生短路或引发爆炸更危险。
2、电热毯
危险系数:★★★★☆
电热毯是一种接触式的电暖器具,虽然绝缘性好,通电后即能发出热量,但长时间使用,持续供热,会使宝宝皮肤水分大量流失,若宝宝全身又捂得很严实,散热不良,会出现冬季“中暑”症状。此外,电热毯的热气会对宝宝的皮肤产生刺激,易引起皮肤发红、瘙痒等不适症状。
3、浴霸
危险系数:★★★★☆
浴霸是通过红外灯泡的热辐射来升高室内温度的,使用时会产生强光,如果强光长时间直射宝宝眼睛,会对宝宝的视网膜造成伤害,严重时甚至会损伤宝宝视力,让宝宝视力难以达到正常人水平。
4、暖风机
危险系数:★★★☆☆
暖风机吹出的热气温度是非常高的,如果宝宝靠得太近,很容易被灼伤,另外,经常使用暖风机会使室内空气变得干燥,使宝宝咽干舌燥。
冬季宝宝保暖误区
虽然很多妈妈在寒冷的冬季都害怕宝宝着凉,但也不能盲目使用取暖神器取暖。除此之外,给宝宝取暖,也不能什么衣服鞋子都往宝宝身上套。有些衣服鞋子宝宝是不能穿的,具体如下:
1、紧身衣、紧身裤
有的妈妈会购买紧身衣、紧身裤给宝宝穿,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因为紧身衣、紧身裤会紧贴宝宝身体,妨碍宝宝身体散热,进而影响其体温调节,还会束缚宝宝手脚,对宝宝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脚套
很多婴幼儿衣服都带有脚套,脚套也能起到保暖的作用,但宝宝出生两个月后就不需要再穿这样的衣服了,因为脚套会妨碍宝宝脚部的发育。
3、雪地靴
雪地靴是冬季御寒的法宝,毛毛绒绒、舒适柔软,很多妈妈都爱购买给宝宝穿,但妈妈们要知道,如果宝宝长时间穿雪地靴,脚底筋膜和软组织可能会损伤,因为雪地靴对脚部没有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穿着时宝宝经常跑动容易摔倒。
冬季宝宝如何穿衣
冬季保暖,最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穿对衣服。但不同年龄段的宝宝保暖需求不一样,妈妈可以根据这个来给宝宝穿衣哦!
新生儿(0-30天)
刚出生的宝宝动得少,穿纯棉、轻柔的长袖连体衣裤比较合适,另外,为御寒,要裹上包被,还要注意肚脐保暖,因为这个时期的宝宝肚脐还未长好,很容易着凉。
婴儿(1-12个月)
这个时期的宝宝好动,爱爬,尤其是接近1岁的宝宝还会走动,所以,衣服要选上下分开的棉衣、长裤,这样不会束缚宝宝手脚,让宝宝活动更自由。如果要带宝宝外出,还要给宝宝戴上棉帽和手套,避免宝宝受寒。
幼儿(12个月以上)
等宝宝满1岁后,喜欢到户外玩耍,容易出汗,因此要穿稍微长点、吸汗性强的衣服,还要套上温暖的外套,这样即使宝宝跑动时也不易露出肚子,避免着凉。
冬季宝宝保暖过度的危害
不少妈妈都会犯的同一个错误就是给宝宝穿过多衣服,让宝宝变成里三层外三层的“裹蒸粽”,其实,这样做很容易诱发“捂热综合征”。那“捂热综合征”是怎么回事呢?如何预防?
“捂热综合征”又称为蒙被缺氧综合征,是冬季常见的急症之一,多见于1岁以内的婴儿,发病原因主要是宝宝穿太多衣服,长时间处于捂热状态,身体温度持续上升,出现高热、大汗淋漓、脱水、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有缺氧表现,及神经损伤,可能还会留下癫痫、脑瘫、失明、失语等后遗症。所以,要做好预防。
预防“捂热综合征”,冬季给宝宝穿衣就要把握一个度,建议通过观察宝宝两个部位来了解宝宝的冷暖情况,适当减少衣服。如果宝宝手心和后背温暖,表明衣着合适,切勿将宝宝裹得太严密。如果宝宝手心和后背出汗,且汗水较多,则表明宝宝穿太多,需要脱掉部分衣服。
【三】宝宝拉绿色大便的危害-孕前准备
宝宝拉绿色大便的原因
许多家庭都像李妈妈一样,当宝宝拉绿色大便就禁不住惊讶,甚至考虑带宝宝立刻看医生。妇婴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宝宝拉绿色大便是没有关系的。宝宝出现绿便与个人体质、年龄、肠内酸碱度、肠内细菌生长状态、奶制品成分(如铁质)都有关系。
1、一般母乳喂养儿的大便偏酸性,正常大便略呈绿色,有时会混杂一些白色颗粒。
2、奶粉喂养儿若排出微黑绿色,是因为没有吃饱。由于妈妈掌握不好宝宝乳汁的摄入量,出现喂养不足,宝宝胃肠蠕动较快,胆汁和胃肠道中的食物残渣混合,变成微黑绿色,宝宝拉出来就是绿便,这叫饥饿便。
3、宝宝吃的配方奶粉中的铁质没有完全吸收掉,也会让他的大便发绿。这是因为是一般配方奶中都加入了一定量的铁质,这些铁质经过消化道,并与空气接触之后,就呈现为暗绿色。
4、宝宝出现深绿色大便,并且大便性状不好,这种情况多是消化不良的症状。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可能是妈妈吃了有刺激性的食物或过凉的食物。另外母亲的情绪紧张、焦虑同样会影响孩子的大便情况。
5、孩子吃的奶有点偏凉了,孩子的腹部受凉、或肠道有炎症导致大便发绿。为腹泻的一种象征。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排绿色的大便是受了某种惊吓,这是错误的。李妈妈给孩子的母乳是通过吸奶器吸出来后放在冰箱中,之后再烫热给宝宝。有可能在此过程中,乳汁没得到充分加热等原因,增加宝宝拉绿色大便的几率。
6、给宝宝喂养辅食加菜泥时,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绿色菜泥,有的妈妈以为是消化不良,停止添加菜泥,实际上这种现象是健康婴儿更换食物时常有的事。
专家总结以上分析,表示妈妈注意宝宝大便的次数,性状是否正常,若宝宝的精神与活动正常,则不必过度担心宝宝拉绿色大便的问题。
宝宝拉绿色大便怎么办
1、对于母乳喂养宝宝
妈妈要注意饮食,忌食生冷、油腻、辛辣或带有刺激性的食物。
2、对于人工喂养宝宝
妈妈尽量要少食多餐的原则。并要多给宝宝喝水,注意腹部保暖,给宝宝吃点助消化药,如胖得生或乳酶生等,调解一下肠胃功能。
另外,为了宝宝的健康,须摄取足量的铁质,吃含有铁质奶粉的宝宝,若不能完全吸收奶粉中的铁质,则大便呈黄绿色,大便中的白色颗粒较大,且较容易有臭味。
宝宝拉大便绿色怎样护理
1、养成定时大便习惯。
妈妈应培养宝宝每天准时排便习惯。尽量安排早晨吃奶后排便。此时孩子情绪平稳,容易集中注意力排便。
2、切忌长时间坐盆和坐盆时看书。
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宝宝不易排便,且长时间坐盆,易造成个别体弱的宝宝脱肛。每次坐盆5~10分钟为宜,每天次数也不宜过多。
3、让孩子接受,而不是排斥。
妈妈应帮助宝宝了解自己的身体,让他了解每天大便对他有好处。如果因此让孩子对自己的身体和生理功能产生排斥感,会影响到长大后的身体观念甚至性观念。
4、关注需要技巧。
妇婴专家指出,如果对孩子的大便问题给予超过其他事情的特别关注,孩子就会利用这个机会来叛逆、消极抵抗,或糊弄周围的人。越自然、越没有压力的方法对孩子身心健康越好。
如何根据大便判断宝宝的健康
事实上,婴儿大便颜色及变化,透视出宝宝的身体健康状态。当宝宝大便发生异常,事实上是一些危险信号。因此新妈妈应学会根据其大便性状,判断出孩子的健康情况。
1、大便像蛋花汤。如果宝宝的大便像蛋花汤,这可能表示宝宝有病毒性肠炎了,多发于4个月后的宝宝;如果宝宝的大便呈豆腐渣样,这表示宝宝有霉菌性肠炎了;
2、大便带血。很有可能宝宝娇嫩的消化道发生了出血或者便便太硬导致肛门出血;另外,血色鲜红不与粪便混合,仅黏附于粪便表面或于排便后有鲜血滴出或喷射出,提示为肛门或肛管疾病引起的出血。
提醒: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大便干燥的宝宝应多饮温水,多吃水果蔬菜。另外,可以每天给孩子吃一些蜂蜜来预防便秘。兑蜂蜜水时,应该兑在温水里,不可用沸水兑。有腹泻时,则停用。
3、大便呈灰白色。这说明宝宝的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流入肠道。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病人会排出灰白色的大便。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4、海水的腥臭味。宝宝大便腥臭味,且粘液较多,有片状假膜,可能是葡萄球菌性肠炎,此时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去就医。
5、金黄大便。纯母乳喂养儿,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稠度均匀如膏状或糊状,偶尔稀薄而微呈绿色,有酸味但不臭,每天排便二至四次。
6、土灰色大便。人工喂养儿,大便色淡黄或呈土灰色,质较干硬,条状,常带奶瓣,有明显臭味,大便每天1~2次。
7、柏油样大便
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此外,进食动物血、猪肝等含铁多的食物也可使粪便呈黑色,而服用铋剂、炭粉以及某些中药等药物也会使粪便变黑,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做隐血试验阴性可帮助鉴别。
8、发亮大便
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可以在便盆内滑动。
9、奇臭难闻大便
偏食含蛋白质的食物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如果宝宝未添加辅食的,可限制奶量1—2天。已加蛋黄、鱼肉的孩子,可暂停添加,大便应可恢复正常。可以给孩子用点多种维生素制剂,帮助消化。
10、泡沫样大便
大便水样,有泡沫,酸味刺鼻且如馊食般,这可能是糖类不消化所致。偏食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时,可使肠腔中食物增加发酵,产生的大便呈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也可能是肠道感染炎症或多或少其它原因,需要诊治。
另外,因为婴儿饮食中的糖类主要是乳类中乳糖及调味时加的蔗糖。排酸味水样便时,如能排除肠道炎的可能,则应减少或暂时停喂乳类食品,代米汤或淡豆浆,并用葡萄糖代替蔗糖调味。
11、颗粒有酸味大便
大便次数增多,质地比平时稀,夹有较多的颗粒,有酸味,这是因为脂肪消化不良所至。哺母乳的可以只给孩子吃前半段奶,脂肪含量高的后半段奶则挤出弃去。同时,新妈妈可多饮水及少食含脂肪高或油性大的食物。哺牛奶的可喂脱脂肪奶,或牛奶煮沸后略冷却,将表层凝结的奶皮揭去。
此外,出现以下大便性状,必须尽快带宝宝到医院检查:大便带脓,带血,如有浓鼻涕样粘液加红或褐色;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水样,换尿片时如水注;大便黑色像柏油样或暗红,或带多量鲜血。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