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精液是灰白色或稍带点土黄色,如果禁欲时间较长,由于理化性质改变,颜色会变土黄色,这都是正常的。
久未射精、口服了含有色素的药物、食物,以及前列腺炎、精囊炎等可呈土黄色,且较黏稠。精液射出体外很快就会凝固成透明的、条索状,胶胨状的凝块,但只要在30分钟内液化,就是正常的。如果不能液化则考虑存在前列腺或是精囊腺炎症。
男子生殖道有炎症时,精液可呈土黄色,显微镜下可见大量脓球。长期呈土黄色需要尽快治疗,不然很有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
【一】精液里有胶状物-孕前准备
观察仔细的男性,有的会发现精液里有胶状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胶状物是正常现象还是病理现象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精液里有胶状物到底是为什么,它对男性健康和生育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观察仔细的男性,有的会发现精液里有胶状物,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胶状物是正常现象还是病理现象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精液里有胶状物到底是为什么,它对男性健康和生育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精液里胶状物是什么
精液本来在生殖道里面是以液态的方式存在的,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之后,在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样物质的作用下,就会立即变成乳白色或者是微黄色的半透明胶冻状,这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精液性状。此时,精液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活动,5-30分钟之后,在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的参与下,精液液化,就能由胶冻状变为稀薄的水样。
精液在这个变化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意义,开始时呈液态,是为了便于精液射出,随后成凝胶状有利于精液在阴道内停留较长时间并且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获能,一旦液化,精液就有足够的能量迅速的游动,去寻找卵子。
精液里有胶状物是什么原因
正常的精液在射出之后是会有胶装的物质,按时在10分钟之后或者20分钟左右就会呈现液态,这就是精液的液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精液排出体外之后,超过了半个小时还是胶状的,啦就是精液的问题了,这被称为精液不液化。
精液里有胶状物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男人的精液是由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以人体和睾丸产生的,并且存储在附睾内的精子联股份组成。如果是出现了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等疾病,就会导致精液不液化,这样就会存在胶状物。
精液里有胶状物是病吗
精液里有胶状物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男人的精液是由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以人体和睾丸产生的,并且存储在附睾内的精子联股份组成。如果是出现了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等疾病,就会导致精液不液化,这样就会存在胶状物。
精子不液化严重的会影响生育的,正常的生育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当精子出现了问题,精液里有胶状物,这会让精子的活动能力下降,从而无法和卵子结合,最终导致不能生育。当出现精液里有胶状物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精液里有胶状物怎么治
精液里有胶状物很多时候都是由于一些疾病导致的,男人的精液是由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的以人体和睾丸产生的,并且存储在附睾内的精子联股份组成。如果是出现了前列腺炎和精囊炎等疾病,就会导致精液不液化,这样就会存在胶状物。
当前列腺出现问题的时候,男性在小便的时候也会有异常的现象,所以,要随时关注小便的情况,及时的发现前列腺的异常,这对前列腺炎也似乎一样的。
如果是前列腺炎,最好是采用中药治疗,而且前列腺炎需要进行有效的治疗,不然会越来越严重。它对于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活都造成严重的危害。
精液里有胶状物影响怀孕吗
精液里有胶状物是精液不液化的一种情况,而精子不液化严重的会影响生育的,正常的生育是由精子和卵子相结合的,当精子出现了问题,精液里有胶状物,这会让精子的活动能力下降,从而无法和卵子结合,最终导致不能生育。当出现精液里有胶状物的时候,一定要引起重视。
不过能够生育并不是靠这一个来衡量的,出现精液里有胶状物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查下,做个精液常规检查,如果精液能够正常液化则对怀孕是没有影响的。
【二】精液检查都有哪些内容-孕前检查
在孕前检查中,男性孕前检查少不了精液检查,主要检查精子的活力、畸形精子百分比等等,那么,在进行精液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精液标本的采集精液检查时首先需要受检者采集自己的精液,是否正确采集精液标本可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在精液采集时要求受检者禁欲3-5天,如果时间过短或过长都会影响检查结果。
用手淫或性交体外射精的方法,将精液全部收集在干净的容器内,保存于接近体温的环境下(如贴身内衣下)尽快送到实验室检查,最迟不能超过1小时。
不能使用避孕套,因为平时使用的避孕套内含有杀精子物质,可导致精子死亡。
精液常规检查
常规检查是精液检查中最主要的内容,一般包括精液颜色、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1小时存活率、精子活力、畸形精子百分比、白细胞数等。
精液颜色
正常精液的颜色呈透明灰白色,如果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生殖道有炎症时呈黄色甚至精液中有血液。
精液量
每次排精量2ml-6ml,但受排精频率及次数的影响。精液量少于1ml/次称为精液量减少,精液量多于6ml/次称为精液量过多,这些都是异常情况。
精液液化时间
精液刚排出体外时呈凝胶状态,经过5-30分钟会变成液体状态,这一过程称为液化。精液的液化需要有一系列蛋白水解酶的参与,粘稠而且不液化的精液,常见于有前列腺或精囊疾病的患者。精液呈弱碱性,ph值在7.2-7.8之间,如ph<7则偏酸,ph>;8则偏碱,均会使精子功能受到限制。
精子密度
精子密度是指每毫升精液中含有的精子数量,正常每毫升精液中精子数量在2千万以上,如少于2千万/ml属于少精症,就会影响生育。
1小时存活率
排精后1小时内活动精子的百分比应≥60%。
精子活力
精子活力分为四级:
a级——快速直线向前运动
b级——慢速向前运动
c级——原地摆动
d级——不活动
正常精子活力a级≥25%或a+b级≥50%,如果低于正常,属于精子活力低下,需要注意的是,不活动的精子并不意味就是死精子,它有可能还活着,只是运动功能丧失罢了,常用伊红染色法来判断精子是否死亡。
畸形精子百分比
畸形精子是指形态异常的精子,它的百分率应在30%以下。如果畸形率超过30%以上,则属于异常,可能会影响生育。
【三】精液有颗粒-孕前准备
在射精后,有些男性会发现自己的精液有颗粒,我们都知道精液是液体的,那怎么会有颗粒呢?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精液有颗粒的原因以及怎么办。相信大家都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赶紧一起来看看吧。
精液有颗粒怎么回事
精液在生殖道内原本是液体状态存在的,当精液从阴茎口射出后,就会在精囊分泌的一种蛋白质物质的作用下,立即变成乳白色或者微黄色的半透明胶冻状,这就是平时看到的精液形状。
而此时,精液被“凝固”在精液内,无法自由游动,5-30分钟后后,在前列腺分泌的一种水解酶的参与下,就会从胶冻状自动变为稀薄的水样,这就是精液液化。
正常的精液变成粘稠的小颗粒状,10-30分钟可以液化,如果仍然不液化,呈现胶冻状,则是精液不液化。主要就是精子缺乏液化因子造成的,像前列腺发生炎症时,蛋白水解酶的分泌缺乏或者破坏,造成酶系统的失调,就会造成精液的不液化。
精液有颗粒正常吗
精液的正常与否并不是通过颗粒判断的,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的。
正常的刚射出的精液的精液量是在2-6ml的,有粘性,而且呈现乳白色,含有灰白色的凝块,大约在10-20分钟之后凝块然后自行液化,变成半透明,浑浊的稀薄粘液。
精液的气味是由精液里面的前列腺分泌的精氨酸所产生的,是一种特有的腥臭味,很像栗子花的味道。
正常的精子存活率应该在70%以上,a级和稍慢速向前运动的精子b(a级 +b级)>;50%或a级精子>;25%。畸形率<30%,白细胞<0-5个。
精液的正常是很难通过肉眼判断的,如果其他的状况,要去医院进行治疗。
精液有颗粒是什么原因
精液有颗粒是属于精液不液化的一种。在精液的行程当中,精子和附睾的液体大约在10%左右,在精囊腺所产生的精囊液和前列腺所产生的前列腺液占了其他的90%左右,这些共同形成了精液。
精囊腺所产生的精囊液会产生一种物质,这些物质可以促进精液的凝固,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其他有害物质在对精液中的精子形成一种损伤和破坏,保护精子。
前列腺中,产生的前列腺液,能够促进精液液化,这种物质主要是一些水解蛋白酶,然后再促进精液的液化。
当前列腺出现了病变时,影响了精液当中的蛋白水解酶的分泌和产生,就会让你干精液液化出现问题。
精液有颗粒会影响怀孕吗
精液在最刚开始射出体外的时候,因为它里面含有凝固酶的作用,会出现凝固现象,我们用肉眼看精液里面就像是果冻状的颗粒状小晶体。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能够对射出体外的精子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这种果冻一样的小晶体一般会在30分钟内逐渐消失,这个过程被称为精液液化,是精液里面含有液化酶的作用。如果果冻状的晶体在30分钟后仍然大量存在,而且精液也没有变稀薄,就是典型的精液不液化或者精液液化不良。这种情况,精子的活动力会大受影响,从而导致受孕率下降。
精液有颗粒怎么办
精液里面有少许颗粒可能是精液凝固后导致的,这种就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用进行治疗。
之所以精液凝固成胶冻状态,是由于精囊腺分泌的凝固蛋白造成的,精液有颗粒也要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精液中前列腺分泌的蛋白水解酶,纤维蛋白溶酶可以分解凝固蛋白,促进精液液化,因此精液不能液化是因为凝固蛋白增多,或者蛋白水解酶和纤维蛋白溶酶减少。
在进行精液分析的时候,如果精液不能凝固状态则可能是由于射精管缺陷或者先天性精囊腺缺乏造成的。
精液有颗粒是精液不液化症的前兆也是主要症状之一,要尽快的寻求治疗。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