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孕前准备

三岁宝宝在家课程安排

2020-06-16 00:00:00人气:74

三岁宝宝行为案例

首先,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小编列举一个3岁的小女孩常见的行为案例:在女孩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情。

3岁的孩子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孩子的手脏了,妈妈就要求他去洗干净。后来发现他的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去再洗一遍。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她的孩子现在会自觉地洗手了,孩子见人就会自豪地伸出于净的小手给他们看。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得很好。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其次,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在这个时候思维和行动开始具有独立性,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乐乎。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培训班,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有些事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情。

请不要命令我,让我自己做。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可轻易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其实孩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不厌其烦地花费精力去做。如果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那只能给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他们也得不到快乐。

三岁宝宝的智商教育

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过家家,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三岁宝宝的情商教育

品质的培养:每天抽一定时间和他聊天,让他讲讲幼儿园的生活,然后灌输一些好的品德。也可以通过读故事的方式灌输,一个故事讲完后用简单的话总结这个故事所体现的那些好的品质。不断重复,加强印象。

爱心和同情心的培养:利用一切机会灌输他必须具备爱心,知道关心别人,同情弱者。这点你可以看宝宝主页上的一篇成长日记“爱心的培养”。比如小郭问我要衣服的时候讲了那个孩子的故事,他只有一岁,妈妈不要他了,自己走掉了,我就把这个孩子的故事告诉了他,让他自己去把那包衣服给小郭。平时在路上看见乞丐也可以对他说说他们很可怜之类的话。还可以要他爱护动物和植物。

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让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供机会让他决定一些事情,比如穿衣服给他两件衣服,让他自己选择喜欢的;出去玩可以让他选择玩的地方。平时他要自己做事情,尽量不要拒绝,如果要拒绝,需要告诉他原因,并对他的这种热情给予肯定。

以赞赏教育为主:多表扬,多鼓励。不要打孩子,那是最伤害孩子心灵的。不要讲粗话,注意以身作则。

三岁宝宝的独立性表现

当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意向,如果这时幼儿的独立活动要求得到满足和成人的支持,将开始建立自我肯定情感,相反则容易产生退缩行为。大多数活动,包括学习,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而有趣的,那么厌学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很可能是成人喜欢以“简单的命令”使然,孩子容易因此对劳动和学习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1500位儿童进行长期追踪观察,30年后发现20%的人没有取得什么成就。与其中成就最大的20%的人对比,发现最显著的差异并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个性品质不同。成就卓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个性品质的人。可见孩子的独立品格对成长和成材是何等重要。

独立性是指一个人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社会生存及进行创造性活动必备的心理品质。幼教专家指出,生存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独立性,包括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重点培养自理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

一是,要求“摆脱成人控制”。

2-3岁幼儿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言语和动作的发展迅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范围扩大。他们喜欢到处看到处摸索,不要成人抱着,甚至不愿让人拉着手走路。他们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意愿,对成人要他干的事,往往回答“不”。对自己要干的事又说:“我会,我自己来。”

二是,由于手脚动作还不十分协调,走或跑容易跌倒,用杯喝水会泼翻,用勺吃饭会洒在身上。

这些现象通常被认为“不听话”、“犟”。

三是,渴望与同龄伙伴交往。交往是幼儿的一种发展性需要,2-3岁的独生子女尤其明显。他们特别喜欢与邻里的小孩子玩,甚至会说“没人陪我玩,没劲”等。而父母往往以不放心、不安全为由限制他的交往。

四是,2-3岁的幼儿对自已有点会但还不熟练的事情最感兴趣,喜欢自己反复做,如反复摆弄某一类玩具,重复进行一种游戏等。

家庭是培养幼儿独立性的首要场所

任何一个孩子,无论是独生还是非独生,都是由于父母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品质和能力的。独立性同样不是与生俱来或自然形成的,而是后天塑造的结果。

那么,一个家庭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首先,珍惜幼儿自我独立性意向

当孩子二三岁的时候,出现了最初的自我概念,以第一人称“我”称呼自己,开始出现“给我”、“我要”、“我会”、“我自己来”等自我独立性意向。心理学家指出:当幼儿的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支持时,幼儿就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否则就出现否定的情感和态度。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幼儿的独立性意向,给予热情鼓励和支持,使独立性不断发展。

父母要根据孩子独立性的表现,抓住2-3岁这个关键时期,因势利导地培养其生活自理能力。“自己的事自己做”,包括用杯喝水、用勺吃饭、小便、穿鞋袜、收拾玩具等。若错过时机,形成依赖和懒惰的习惯,改正就难了。

其次,不要过度保护孩子

在欧美国家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独立性的培养,推崇“个人奋斗”、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其他人,他们主张从小就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一出生就让他独宿一室,极少与父母同住。孩子刚学走路时,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在我国,目前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往往导致父母对孩子过度珍爱,这就产生了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的问题。为了安全和其他原故,很少给1岁内的孩子提供练习坐、爬、站立、行走的机会。孩子醒着时经常抱在怀里,或经常让他们躺在床上,或坐、站在带围栏的小床里。这种过度保护和过多限制实际上剥夺了孩子主动探索和认识外部世界的机会,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发展。父母应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不要压抑幼儿独立性活动意向,解放他们的手脚,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性,为形成良好个性打好基础。

再次,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

注意对孩子说话的口气和方式,要认真听孩子讲话,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孩子吃饭不要硬逼,让孩子做事尽量不用命令的口吻。不要当众斥责孩子 “不争气”、“笨蛋”、“没出息”等,这样会深深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并非是娇惯孩子。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民主型教养方式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家长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

另外,从兴趣上培养

让孩子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避免简单的命令,防止他们对劳动产生对立情绪或厌恶心理。幼儿对游戏活动有强烈的兴趣,让幼儿做些象征性的劳动时,要尽量游戏化,这样他们就会以极大的兴趣积极参加,如果能经常地坚持训练,他们就会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独立性和勤劳、不畏艰苦是密不可分的,不爱劳动,害怕艰苦,怎么能够坚持独立性和自主性呢。

三岁宝宝发脾气如何应对

首先,在孩子正发脾气时,不管他现在的语言能力有多好,都不要试图和他讲道理。你要保持冷静,甚至表现得很轻松。要是你也提高嗓门、怒火升级,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如果可能,先别管他。但如果你们是在公共场合,要尽快带他离开现场,到你们的汽车上,或者到一个人比较少、不影响别人的地方去。

其次,在应对3岁宝宝发脾气时,还有一点特别需要注意:千万不要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妥协,因为对孩子妥协会留下隐患。你的孩子会因此记住,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大闹一场就可以解决了。比方说,他因为不想收拾玩具而大声尖叫,你就随他去了;或者他因为不能在交钱之前吃购物车里的糖而拳打脚踢,而你想让他安静,所以“就这一次”对他妥协了。然而,你的让步其实是在告诉他,尖叫是个不赖的方法,所有的规矩,都可以通过发脾气来改变。你大概并不希望让他这么想吧。

防止宝宝发脾气的好方法是,当你看到他用成熟的方式来化解自己的沮丧与失望时,要表扬他:“哇,我让你出门前帮着把地上的玩具收拾好,你一点都没有埋怨,真棒!”

延伸阅读

【一】新生宝宝经常打喷嚏-孕前准备

宝宝出生后最重要的就是护理,新生宝宝是非常脆弱的,父母在照顾宝宝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稍微大意就有可能给宝宝的身体造成危害。相信很多的新爸妈都遭遇过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新生宝宝经常打喷嚏,由于缺乏足够的育儿经验,有些父母就会非常的担心,认为宝宝是不是生病感冒了,甚至有的妈妈还会急匆匆的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那么,新生宝宝经常打喷嚏正常吗?

新生宝宝经常打喷嚏

1.正常的生理现象

其实新生宝宝打喷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生理现象,尤其是在1岁以内的宝宝身上,因为宝宝在出生后身体各项机能还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宝宝适应外界的环境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打喷嚏是宝宝身体对外界环境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一伴随着宝宝的年龄逐步增长,到了3个月以后这种现象会慢慢的减少,所以家长不必过于的担心。

2.鼻炎

有的宝宝由于出现过敏性鼻炎也会产生经常大喷嚏的现象,家长可以多注意细心观察宝宝,有的宝宝会经常的缩鼻、揉鼻甚至出现鼻塞等鼻腔不适的情况,家长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注意让宝宝远离过敏原,必要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3.感冒

新生宝宝的年龄小,抵抗力低,同时自身调节体温的功能还较差,容易出现受凉感冒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因感冒引起的流鼻涕最常见的有:流鼻涕、咳嗽、发热、食欲和精神不振等现象,所以家长要及时采取正确的降温方式,情况严重的宝宝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疾病的恢复。

4.温湿度不适宜

新生宝宝对外界的温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当外界的温度过于干燥、寒冷、过热等等,这些情况都会引起宝宝鼻腔不适,造成宝宝经常打喷嚏的情况,所以家长要注意调节室内适宜的温湿度,保持环境的舒适。

5.鼻腔异物

宝宝的年龄小,当身体出现不适时无法使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只能通过身体来反射,鼻腔中的异物会刺激宝宝上呼吸道的神经,使鼻腔产生痒感,从而宝宝就会不自觉的出现打喷嚏的现象,所以妈妈要注意随时观察宝宝的鼻腔,及时帮助宝宝清除鼻腔异物,缓解宝宝的不适。

【二】2岁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惊厥了怎么回事-孕前准备

惊厥的表现与癫痫发作类似,是小孩时期常见的急症,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惊厥,反复癫痫的患儿家长可能还有些经验,对于注射疫苗后发生惊厥的孩子家长一定会惊慌。那么2岁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惊厥了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果排除癫痫等疾病,2岁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惊厥考虑为高热惊厥,小孩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有可能会引起高热惊厥,随着年龄的增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完善会痊愈。但是注意的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并不是疫苗直接导致的惊厥,是乙脑疫苗的副作用导致高热,所以高热才导致惊厥。另外小的孩子才会出现高热惊厥,大孩子很少出现。

接种乙脑疫苗时要注意,如果孩子打了疫苗后出现惊厥,那么下次是不可以接种乙脑疫苗的,因为这样的孩子比较敏感,会产生较重的反应,所以不能再打乙脑疫苗了。另外,儿童处于发烧、感冒等急性疾病期间也是不可以接种乙脑疫苗的,避免加重疾病的发生。儿童打了疫苗后,应该在医院停留30分钟以上,因为很多惊厥都是在接种30分钟内出现的,这样可以及时的让医生进行抢救治疗。

【三】什么提示你怀了女宝宝-孕前准备

在平时的生活中,一些希望生女孩的女性怀孕后会和自己的爱人一起幻想,如果自己怀得是女儿会长什么样子呢?或者自己今后可以怎样给自己的女儿打扮等等,为什么现在不少孕妇和其老公都希望能生一个女儿?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观念改变了很多,加上很多准爸妈觉得女宝宝既可以好好打扮,长大后又会非常贴心,就希望能生个女宝宝。那么对于怀孕的女性来讲,什么症状可以提示其怀了女宝宝呢?

对于孕妇来说,其实最准确检查其怀男还是怀女的方法就是b超检查和查血看染色体,但是就我国的政策来讲,这两种方法都是不允许的,所以孕妇们只能通过一些民间所说的症状来推测自己是否怀的是女宝宝。通常情况下,如果具有这些症状则提示怀了女儿:

1)皮肤变好。如果孕妇皮肤越来越好,则有可能是生女宝宝;

2)肚子偏圆。若孕妇们的肚子形状比较圆,那么则有较大的机率是生女宝;

3)口味。如果女性爱吃一些偏辣的食物,那么有可能是怀了女宝宝。

以上这些都是较为常见的怀女宝宝的征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不过这些都是一些民间说法罢了,是没有科学依据去支撑的,各位孕妇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就好了。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