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腺炎是什么
新生儿泪囊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病,是由鼻泪管堵塞造成的,表现为坳是眼汪汪,甚至有淡黄色脓液流出。同时,泪腺炎可分为急性泪腺炎和慢性泪腺炎,慢性泪腺炎较为多见。引发新生儿泪腺炎的病因有多种,如原发性泪腺炎、继发性泪腺炎、沙眼性泪腺炎、结核性泪腺炎等。而不论它的病因是什么,最后引发的泪腺炎都只是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
通常新生儿鼻泪管的出口处都有膜状物封闭,大多数新生儿在产生泪水的同时膜状物就会自动破裂(一般在出生后3-4周),泪道开始畅通。但有少新生儿封闭的膜状物较厚,或由于鼻泪管部先天性狭窄或鼻中隔畸形,造成泪道阻塞,泪水就会潴留在泪囊内。泪囊内湿度最适宜细菌生长繁殖,一旦感染,泪水即变成了脓液。
新生儿泪腺炎症状
引发新生儿泪腺炎的病因有多种,如原发性泪腺炎、继发性泪腺炎、沙眼性泪腺炎、结核性泪腺炎等。而不论它的病因是什么,最后引发的泪腺炎都只是包括急性和慢性两种。那新生儿急性泪腺炎和慢性泪腺炎的症状是什么,家长们有如何判断呢?
症状一:大多数的新生儿泪腺未完全发育,直到1-2个月后泪腺才会具有分泌眼里的功能,因此,在这段时间里,若新生儿经常在无受到任何刺激的情况下眼睛还是泪汪汪的,甚至眼角或眼周皮肤发红、湿疹,妈妈们就需要警惕了,宝宝们可能已经患上了新生儿泪腺炎。
症状二:新生儿泪腺炎是一种较常见的外眼病,患此病的宝宝一出生就会出现流泪症状,流泪的同时内眼角还有黏黏的黄白色脓液流出,早上起床时眼睛有很多眼屎。对于不哭眼睛里却常有泪水,并且眼角多分泌物的宝宝们,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如用手指压迫大眼角皮肤,可以看到有黄白色脓液流出,或者新生儿大眼角皮肤红肿,皮下有肿块,宝宝因为疼痛而哭闹不安,家长们就可以判断出新生儿很有可能感染了泪腺炎。
总之,宝宝在情绪激动或眼睛受到外界刺激时,泪液分泌会急剧增多而出现流泪,这都是正常现象,但当宝宝不哭,却也泪眼汪汪,妈妈们就要多警惕多观察了,发现不对情况时就要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防止延误宝宝病情,影响宝宝健康。
新生儿泪腺炎怎么办
很多新爸新妈遇到宝宝泪囊炎这种情况时,内心焦急,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不要着急,大多数婴儿在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所以首先应采取保守治疗法。只要家长应每天给孩子按摩泪腺,泪囊的位置,情况就会慢慢好转的。
在孩子患眼的鼻梁侧(医学上称内毗部),由上向下顺序进行适度的泪囊区按摩,按摩时手指不要在皮肤上滑动或搓动,而是用拇指紧贴皮肤将力用于皮下的泪囊区使之由上而下的滑动与按摩。这样的按摩每天可进行2-4次。同时,应配合点用抗生素眼药水(如利福平、氯霉素眼药水等),每天用3-4次,每次1-2滴。滴药水前应用棉签将腔液擦拭干净。如按摩不见效,还可以到医院让眼科医生为孩子反复进行泪管冲洗,如果仍未奏效,则应尽早行泪管探通术,否则有可能引起泪囊周围组织发炎,或形成泪囊瘘,这是一种极不容易彻底治愈的瘘管,还会影响容貌的美观。
新生儿泪腺炎按摩需要多久
孩子泪囊炎,还可能同时存在着泪道阻塞。建议家长给孩子多做泪囊按摩。一般都是每天2-4次,每次5下左右即可。一般的按摩疗程为一个月,通常情况都会逐渐地好转的。如果经泪囊按摩一个月而一点效果都没有,则需要进行探通术。泪道探通术是很普通的门诊小手术,不用住院,不必惧怕,只要扶住孩子不让她/他挣扎得太厉害就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我们给孩子探通时是先用床单把孩子的四肢包紧(卷起来),这样更容易固定。孩子在三个月的时候做泪道探通是最适合的,因为这时候孩子的挣扎力量不是很大,泪点又大到可以进行探通了。
【一】自制婴儿米粉需要炒熟吗-孕前准备
婴儿米粉的做法
宝宝4个月的时候,家长都会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最常见的是婴儿米粉,不仅制作便捷,营养也丰富,宝宝更能接受。一些家庭可能会选购辅食料理机,绞肉泥、做水果泥或者是蔬菜泥也很方便,也可以用辅食料理机研磨大米,自制婴儿米粉。
婴儿米粉的做法:
碾米。用辅食料理机研磨大米,最好研磨3-4次,令米粉更加细腻。
添加辅料。可以制作出水果味、蔬菜味的婴儿米粉,那也要将坚硬的辅料研磨。
炒米粉、辅料:将米粉和辅料分开炒一小会。晾凉食物。
冲调米粉:用温水冲开米粉、辅料(如核桃),边冲变搅拌,或者等米粉浸湿后用筷子搅拌。
保存:晾凉的米粉如果不立即食用,需要密封保存,放在阴凉的地方。
自制婴儿米粉虽然更安全,不过其营养价值少,不及买回来的婴儿米粉营养价值高。如果给小宝宝喂食自制米粉,需要另外补充多种营养元素。
婴儿米粉怎么选购
市面上的婴儿米粉有奶米粉、普通米粉以及有机米粉,口味也多种,有原味、蔬菜、水果、巧克力等,怎么样选购婴儿米粉难倒不少新手妈妈。有些妈妈可能懒得选,直接自己做米粉,不过自制米粉营养还是不太“靠谱”的,不过婴儿米粉牌子众多,应该怎样选?
1、看品牌。出名的有伴宝乐、喜宝、嘉宝等,大品牌值得信赖,就是价钱偏高,如果想要便宜一些的,也可以选择特福芬、贝因美等。
2、看米粉用途。婴儿米粉有推出“当母乳不足时辅助补充米粉”、“辅食米粉”、“断奶期辅食奶粉”等,如果是宝宝开始添加辅食了,那应该选择第二种。
3、看米粉的色泽和气味。优质的米粉像大米的白色,粉末均匀,散发大米的香味。
4、看米粉的冲调性。米粉有两种形态,片状和粉状,片状米粉冲调无结块;粉状米粉冲调后细腻的糊状。
婴儿米粉哪种好
婴儿米粉品牌众多,口味也多种多样,在挑选的时候既要考虑价格,也考虑安全性,米粉是否细腻容易消化等问题。想要细腻口感的就选择粉状的婴儿米粉,如果宝宝上火了,建议选择片状的婴儿米粉。选婴儿米粉就像万里挑一,到底哪种较好?
伴宝乐。十分畅销的婴儿米粉品牌,选用优质大米为原料,宝宝吃了不担心会过敏。配方中还添加了维生素b族和其它微量元素,能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
喜宝。百分百纯天然有机米粉,吃着放心,妈妈的评价都很好。有德国本土和国版分装两种版本。
嘉宝。美国著名婴儿米粉品牌,以自然健康闻名。不含糖分,不少妈妈评价口感好,容易消化。
特福芬。两种版本,一个是德国本土,另一个是国版分装。特福芬米粉有香草、原味、苹果、巧克力口味,营养成分较高。
贝因美。末状,配方添加白砂糖,冲调的时候需要加较多的水。
亨氏。亨氏米粉采用了独特的片状质地,容易冲调,不容易粘成一团,营养更均匀。
特福芬:两种版本,一个是德国本土,另一个是国版分装。特福芬米粉有香草、原味、苹果、巧克力口味,营养成分较高。
婴儿米粉如何添加
一般,在宝宝4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添加辅食了,作为辅食的食物有多种,如苹果泥、蔬菜泥或者肉泥等,不过刚开始喂宝宝添加辅食还是选择婴儿米粉较好,营养价值高而且宝宝也更容易接受。在添加婴儿米粉辅食的时候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添加婴儿米粉要注意3点,喂食的工具、米粉的浓度以及喂食的量。
1、用勺子而不是奶瓶喂宝宝吃米粉,这样做其实也是在锻炼改变宝宝的适应能力。
2、冲调米粉从较稀到浓稠转变,令宝宝慢慢适应。
3、慢慢增加食量。从开始的时候每次喂1~2勺,过一段日子开始喂3~4勺,每天喂2次比较合适。
有专家建议,刚开始添加辅食的时候不要在米饭中加入水果汁、蔬菜汁等,可能会干扰宝宝喝奶。从添加婴儿米粉到水果泥、肉泥、蔬菜泥等需要一个过程,慢慢令宝宝适应,后段时间还可以购买辅食料理机为宝宝做饭。
婴儿米粉怎么冲
婴儿米粉不同于奶粉,在量上面没有太严格的限制,当然也是适量为好。刚开始冲调米粉的时候要尽量稀一些,慢慢再冲浓稠,宝宝也能更好适应。不少新晋妈妈对于如何冲米粉还是有点找不着感觉,按着说明书冲调,却把米粉冲得太过浓稠,但是又不能直接加点水稀释。婴儿米粉应该怎么冲为好?
普通米粉、配方奶米粉和母乳米粉的冲调:
1、舀出米粉后,加入适量温水,先泡一泡。
2、待米粉都浸湿后用筷子往顺时针方向不断搅拌。
苹果汁米粉的调制方法:
1、榨苹果汁。
2、舀出米粉后,加入适量温水浸湿,倒入苹果汁。
3、用筷子往顺时针方向不断搅拌。
【二】婴儿断母乳最佳时间-孕前准备
婴儿断奶是指什么
断奶是宝宝很难适应的一个过程,因此在断奶之前妈妈一定要了解如何给宝宝断奶,这样才能让宝宝顺利断奶。断奶是指完全中断母乳喂养,改用普通食物喂养婴儿。这就要求婴儿从流体食物转变为半固体或固体食物,从吸吮奶头获取食物转变为以筷、匙、杯、盘、碗获取食物。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过程,需要婴儿从生理和心理作转变和适应,不能操之过急,要逐渐改变;了解如何给宝宝断奶之前,家长还应该了解给宝宝断奶时所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这样也能够帮助宝宝顺利断奶。
婴儿断奶最佳时间
宝宝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8-10个月,完全断奶的最佳时间是在10-12个月。最好是在春天或秋后的凉爽季节,因为这时气候宜人,蔬菜水果又很丰富,宝宝比较容易适应。
有的妈妈在宝宝只有4个月左右时就必须上班,但请不要就此给宝宝断奶。上班后的妈妈最好是能每天给宝宝喂一次母乳,母乳的营养是其它辅食都不能替代的,尤其是在增强免疫力的方面。
虽然一般宝宝在8-10月可以断奶,但断奶需慢慢来,宝宝的健康成长需要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因此,逐步添加辅食直至顺利过渡到正常普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但在断奶时机的把握上,年轻的妈妈们常常操之过急,仓猝断奶,反而造成宝宝食欲的锐减。宝宝的断奶,应尽可能顺其自然逐步减少,即便是到了断奶的年龄,也应为他创造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千万不可强求其难。
婴儿断奶怎么操作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新妈妈们念叨,好多次下定决心要给自己的宝宝断奶,可是看到小家伙又不忍心,在加之自己也不舒服,来来回回折腾好久,难道断奶就得这么辛苦吗?如果掌握了正确方法,断奶其实并不困难。
顺其自然,断奶更容易
那些母乳喂养坚持了十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妈妈,在断奶时往往都会显得很轻松,就是因为她们无意中选择了最好的方式:顺其自然。随着宝宝辅食添加得越来越多,哺乳量逐渐减少,泌乳也会相应变少,那时再断奶乳房就不会有很胀的感觉,疼痛的可能性便大大降低了。
母乳喂养最好在半年以上,到一岁左右断奶比较理想。上班期间若要坚持哺乳,则可定时选一方便的地方,清洁乳房后将乳房内乳汁排空,有条件的把乳汁放在奶瓶里存入冰箱,下班后再带回家喂宝宝;没条件的把乳汁扔掉弃掉也行,只要尽量排空乳房,就不会影响奶水的分泌。
婴儿断奶注意事项
断奶尽管有种种困难,但它却是母亲所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在断奶过程中,婴儿会烦躁不 安、哭闹,母亲也很难忍受婴儿的那种哭声。因此,断奶对于母亲和婴儿并不是一件轻松愉 快的事。断奶不当可使婴儿的健康受到影响。如断奶过早,又不能及时地补充婴儿所需要的 蛋白质和热能,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增加小儿患病的机会。所以母亲要掌握正确的断奶方法 ,最好是慢慢来,让婴儿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突然中断哺乳。要先给婴儿适时添加辅食 ,逐渐用增加其他食物的办法来减少哺乳次数。开始断奶时每天少喂一次母乳,以其他辅食 代替,隔几天后再减少喂奶次数,以至最后断奶。或者让母亲暂时离开孩子1~2天,使孩子 慢慢习惯。代替母乳时也应从少量开始,使孩子在心理和消化功能上都有充分适应和承受的 过程,尽可能让孩子自然而地放弃吸吮母乳。生活中有许多不科学的断奶方法,如强制母子 隔离,断绝往来,或在乳头上涂抹药水、辣椒水、黄连水等吓唬孩子,强迫孩子不吃母乳, 这些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和精神都是劣性刺激,是不可取的。
婴儿断奶的注意事项有:
1、婴儿断奶的时间最好不要选在夏天。夏天天气炎热,胃肠里几种帮助消化的酶类减少, 婴儿本来就食欲不好,消化吸收能力减弱,如再改变饮食种类和进食规律,就会引起消化功 能紊乱,出现腹泻,故断奶时间应选择在春秋两季。
2、婴儿患病时或有病初愈时不宜断奶。婴儿患病时消化能力减弱,这时断奶改喂其他食会 造成消化不良,同时还会影响婴儿的康复,所以应在病完全好了以后再断奶。
3、给婴儿断奶时,不宜在奶头上涂辣的、苦的及带颜色的东西来强行断奶,这种做法会使 婴儿产生恐惧心理而影响健康。
4、在断奶的过程中,要更细心地照顾婴儿。因这时婴儿牙齿并未长全,肠胃的消化功能还 不适应,最好给婴儿做较软的、碎的食物,以免因消化不良而腹泻。主食应吃米粥、软饭、 馒头、面条等,另外添加蔬菜、鱼肉、鸡蛋等,不宜吃油炸、油腻及生冷的食物。一天吃4 顿饭为好,还要保证每天给予牛奶或其他乳制品250~500毫升,以确保营养供应。
5、断奶后,如母亲感到奶胀,可用吸奶器将乳汁吸出,也可用炒麦芽60克,生山楂30克, 水煎当茶饮,3~4天即可回奶。
婴儿断奶后如何喂养
在宝宝开始像大人一样的进食以后,请为他(她)多准备一些食物的品种,一日三餐的种类最好有所变化,如果因为宝宝流露出对某种食物的兴趣而大量地为他(她)提供,也许,宝宝会偏食、挑食。当然,在断奶以后,宝宝还是应该每天喝些牛奶的,牛奶可以为宝宝的成长提供丰富的钙、蛋白质和各种营养素。
1、在断奶前一段时间,已经合理地添加了各类辅助食品。
2、由于断奶后婴儿胃肠消化功能较差,饮食还不能和成人一样,要在原来婴儿已习惯食用的各种辅助食品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新品种,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
3、婴儿断奶要逐渐将原来以乳类为主转变为以谷物、肉类、蔬菜等为主要饮食。
4、注意选择质地软,易消化,经济实惠,富有营养的食品。
5、烹调方法以切碎烧烂为主,多采用煮、煨、炖、烧、蒸的方法。
6、不要给婴儿只吃汤泡饭,汤只增加滋味而缺乏营养,并容易囫囵吞入,影响消化。
7、进餐次数可每日5次,除早、中、晚餐外,另外上午9时和午睡后加一次点心。婴儿渐大后可改为4餐。
8、每餐食量中早餐应多些。因婴儿早晨醒后食欲最好,吃得下;午饭量应是全日最多的,晚餐应清淡些,以利睡眠。
【三】小婴儿不大便怎么回事-孕前准备
婴儿不大便怎么办
饮食上
1、增加食物中纤维素,如蔬菜、水果、谷类食物。纤维素摄入量为:年龄+5—10克/天(2岁以上)。可吃麦糠饼,增加纤维素。不宜过多食用容易引起便秘的食物,如牛奶、香蕉、去皮的苹果等。多吃一些不致引起便秘的食物,如肉类、蛋等。
2、多饮水。水可以促进宝宝肠胃蠕动,尽快排便。
心理上
婴儿不大便,家长不要给宝宝心理压力。当宝宝排不出大便时,不要责备孩子。同时要创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气氛,让宝宝处于平和状态。
行动上
当婴儿不大便,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
1、训练婴儿大便。如每天主食后让孩子坐盆(位置要舒服)至少10分钟(因为进食后引起的反射性肠蠕动增加)并告诉孩子,并不一定要求排大便,如果想排大便也可以。
2、给婴儿按摩。可适当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还可以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治疗方法
1、食疗法
吃奶宝宝
喂点米汤:吃奶的宝宝便秘时,只要每天给宝宝喂点米汤就可以了(当然必须沥去米汤中的饭粒),也可用薏米少许煎水来喂哺。橘子汁、红枣汁、白菜汁也是不错的选择。
胡萝卜黄瓜汁(适合6个月以上的宝宝饮用):
将适量的黄瓜、胡萝卜切段,在榨汁机里加入少量矿泉水,然后加入黄瓜、胡萝卜榨汁,加少许白糖或兑牛奶都可。给小宝贝喝时,可按1:1来兑水。黄瓜和胡萝卜除了富含维生素外,胡萝卜中还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都可以预防和缓解便秘。
断奶宝宝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果宝贝已经添加辅食,可增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菜泥、菜末、水果及菜粥;较大一些宝贝便秘时,可给吃一些粗谷类的食物或红薯,还要多吃芹菜、韭菜等粗纤维蔬菜,尤其在过多摄取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后,更要及时补充果蔬。
2、人工通便
用石蜡油、开塞露、小的肥皂条等通便同时训练排便习惯(仅限于便秘严重时使用)。
肥皂通便法
使用肥皂给宝贝通便,父母们可以试试下面这两种方法:
肥皂水:用手指蘸上肥皂水在小宝宝肛门处按摩。这种办法都能有效刺激小宝宝的肛门,使肛门括约肌松弛,利于排便;
肥皂条:用肥皂削成铅笔粗细、3厘米多长的肥皂条,用水润湿后插入婴儿肛门,可刺激肠壁引起排便。
3、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小儿便秘效果很好,医生会根据宝贝的具体症状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如果宝贝是由于“火大”,应该采用清热泻火的方法;如果宝贝是由于“阴虚”,应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法治疗。中医的小儿推拿疗法对便秘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妈妈可以带宝贝去试一试。
症状严重时:宝宝若数日未解便,大便干结,千万别长期服用泻剂,以免影响营养吸收。此时应先用甘油栓或小儿开塞露通便。用开塞露一般只要用一半药液即可,挤入后要让药液停留在肠内至少3~15分钟,让药液软化粪块才排便。若挤入后立即拉出,那就白费了。
婴儿不大便的治疗偏方
婴儿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排便也不是太规律,1天2—4次大便或2—3天1次大便都属正常,只要吃奶好、日常行为良好、体重增加就没有问题,对宝宝的健康没有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胃肠功能逐渐发育完善,排便也会逐渐规律起来。
如果宝宝平时排便很规律,但突然2天以上不排便,并表现吃奶差、易哭闹、腹胀等现象,就说明宝宝便秘了,需要使用一些措施帮助通便。
宝宝出现排便困难时,可在手指上涂些植物油,在宝宝肛门周围轻轻按摩一会儿或用棉棒浸油脂插入肛门, 保持2—3分钟,即可帮助排便。
以上措施不要经常使用,防止抑制宝宝的排便反射而形成依赖。
婴儿不大便不宜吃什么
1、 糖
糖能减弱胃肠道的蠕动,使病情加重。
2、 柿子
柿子食用后可以减少肠液分泌而发生便秘、习惯性便秘患者不宜食用。
3、 莲子
莲子收涩固肠作用较强,食用后易使病情加重。
4、 蛋白质或钙质过多的食物
此类食物若摄入过多,则易使大便成碱性,干燥而量少,难以排出,所以应减少食用。
婴儿不大便如何判断是便秘
婴儿不大便不一定就是便秘,婴儿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据排便频率为标准,而是要对宝宝大便的质和量进行总体观察,并且要看对孩子的健康状况有无影响。每个孩子各自身体状况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数也有差别,例如,完全食母乳的婴儿每日排便次数可能较多,用牛奶及其他代乳品喂养的婴儿则可能每日排便1次或2~3日1次,只要性状及量均正常,宝宝又无其他不适,就是正常的。
宝宝便秘四信号
大便量少,干燥;
大便难于排出,排便时有痛感;
腹部胀满,疼痛;
食欲减退。
婴儿不大便应该怎么预防
婴儿不大便,易引起营养不良、肛裂、痔疮和直肠脱垂,故应争取早期治疗、早期预防。
1、 改变饮食结构:主张母乳喂养,乳母应注意饮食均衡,不宜过食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牛肉、虾、蟹等,应尽可能多吃青菜和水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出现便秘时,可另加润肠食物,如加糖的菜汁、橘子汁、蜜糖水、甜炼奶等。
2、人工喂养儿易发生便秘,可适当减少牛奶的喂入量,添加辅食,如牛奶中加糖,喂食蜂蜜、梨汁、橙汁、番茄汁、菜汁等,以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幼儿可多进食蔬菜、水果、粗粮、番薯等。
3、对营养不良的患儿应加强营养,增强体力,使腹壁和肠壁增厚,张力增加,从而改善便秘的症状。
4、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建议小儿要做到每天排便一次,最好是在每天晚餐后排便。非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轻易更改排便时间,不随意减少排便次数。对于便秘患儿,便前可先让其做下蹲动作,增加腹压,或顺时钟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肠管蠕动,达到排便的目的。
5、 中药对小儿便秘具有良好的效果,中医认为,本病为胃肠结热、津亏肠燥而致,治宜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原则,可用火麻仁、瓜蒌仁、牛膝、知母、玄参各10克(婴儿酌减),煎水饮用以治便秘。
6、 忌食辛辣燥热之品,如姜醋蛋、辣椒、羊肉等,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雪梨煲猪胰汤、胡萝卜马蹄煲脊骨汤、菜干煲脊骨汤、节瓜煲脊骨汤、番薯糖水等。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