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什么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根据组织学将其分为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1、葡萄胎常见的表现为妊娠后10-16周内子宫快速增大,大于预计的妊娠月份。
2、阴道出血,缺乏胎动,无胎心音及严重的恶心与呕吐为常见。
3、排出葡萄样的水泡状组织提示此诊断。
4、盆腔超声检查。
5、人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增生的滋养层组织产生,血清hcgβ亚单位水平高,则有助于诊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6、一个部分性或完全性葡萄胎的并发症包括宫腔内感染,败血症,出血,妊高症及发展成持续性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病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所有因滋养细胞增生引起的破坏性病变。孕妇年龄、怀孕生产次数、口服避孕药、营养不良等都是导致孕妇得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原因。
1、孕妇年龄。滋养细胞疾病易发生于20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女性。
2、怀孕生产次数。女性怀孕生产次数多的话,发病率也比较高。
3、口服避孕药。妊娠前口服避孕药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风险之间也有一定的关系,其可能与口服避孕药导致卵子损害有关。
4、母体缺乏叶酸可能和滋养细胞肿瘤的发生有关。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症状
葡萄胎常见的表现为妊娠后10~16周内子宫快速增大,且往往大于预计的妊娠月份。阴道出血,缺乏胎动,无胎心音及严重的恶心与呕吐为常见。排出葡萄样的水泡状组织、盆腔超声检查,对诊断有帮助。
滋养细胞肿瘤的产生可跟随在自然流产,宫外孕或足月产后。葡萄胎是一个妊娠,其绒毛变成水泡状及滋养层的成分有增生;破坏性绒毛膜腺瘤是葡萄胎对子宫肌层的局部浸润;绒毛膜癌为一浸润性。往往是广泛转移的肿瘤。其由恶性滋养层细胞组成,没有水泡状绒毛;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很少见,如中间性滋养层细胞,它们是足月妊娠后存留下来的。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治疗
1、清除宫腔内容物。由于葡萄胎子宫大而软,易发生子宫穿孔,故采用吸宫术而不用刮宫术。如无吸宫条件时,仍可行刮宫术。
2、预防性化疗。预防性化疗一般只用一种药物,但化疗药物用量应同治疗滋养细胞肿瘤的用药量,不可减量,化疗尽可能在清宫前3天开始,用1~2个疗程。
3、清宫。6个月,如果葡萄胎不退化,则必须去除(清宫),选择的治疗是吸引术,随后用宫缩剂刺激与轻刮子宫。
4、黄素囊肿的处理。葡萄胎清除后,黄素囊肿可自行消退,一般不需处理,如发生扭转,则在b超或腹腔镜下穿刺吸液后可自然复位。如果扭转时间长,发生血运障碍,卵巢坏死,则需手术治疗。
5、葡萄胎合并重度妊高征的处理。若葡萄胎合并有重度妊高征,血压达160/110mmhg,特别是有心力衰竭或子痫时,应先对症处理,控制心衰,镇静、降压、利尿,待病情稳定后再行清宫。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预防
如果葡萄胎病史的女性,下次妊娠复发的危险为1%。但也需要在妊娠早期应作超声检查以确认为正常宫内妊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并不使受孕受到损害。
1、高蛋白饮食。食物有豆腐、腐竹等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
2、新鲜绿叶蔬菜,满足孕妈妈对维生素的需要。但含糖多的蔬菜及水果不可进食过多。
3、饮食要均衡。保持维生素c,叶酸,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
4、性生活是尽量不要服用避孕药,可以采取避孕套安全措施,服用避孕药后要多吃蔬菜水果,保持身体健康。
5、定时做产前检查。
【一】孕前检查和孕前疾病的注意事项-孕前保健
孕前检查就是指新婚夫妻在准备要小孩的时候去医院进行身体检查,这样做可以保证生育的宝宝健康,从而实现优生。然而男女孕前检查一样都是很重要的,在怀孕前最好是去做个孕前检查,那孕前检查的注意事项要哪些呢?
孕前检查注意事项
1、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压、口腔等;
2、如果女性月经不规律,应向医生咨询如何掌握受孕时间。
3、男性的体检主要项目是精液检查、泌尿系检查和传染病排查。
4、如果家里饲养了宠物或需要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小动物,还要进行特殊病原体的检测(弓形体、风疹、单纯疱疹病毒等)。
5、还有一些和性传播疾病相关的检测,如艾滋病病毒、乙肝等。如存在问题,须向医生咨询怀孕的利弊,然后再做打算。
6、如果发现患有某些妇科疾病,尤其是性传播疾病,或者是牙周疾病,应该及时治疗。最好是彻底治愈后再考虑怀孕。
温馨提示:如果所在的公司或单位每年都会安排体检,就没有必要多进行一次身体检查了,但应补充一些常规体检中没有的项目。不过,别忘了在例行的体检中提示医生自己有怀孕的打算,以便他在检查安排中有所侧重。
备孕疾病注意事项
夫妻在备孕期间如患有慢性疾病,应该在病情稳定或者在基本痊愈后,一段时间再准备怀孕,这样才不会加重病情,也不会给宝宝留下什么隐患。如果工作是接触有害物质职业的,在备孕期间就要适当的调换工作,避免遗留下什么隐患。
需要注意的是,不少化学药品,如雌激素、利血平、氯丙嗪等均会影响精子和卵子的质量,因此备孕夫妻用药时一定要十分小心。
夫妻在准备要孩子前,应同去医院检查,确认一下有无疾病,保证妊娠的顺利进行。因为病情的性质和症状决定妊娠是否进行。以下疾病应在怀孕前治疗:
1、贫血
严重贫血,不仅使孕妇妊娠痛苦,而且影响胎儿的发育,不利于产后恢复。如有贫血疾病,要在食物中充分摄取铁和蛋白质及适当补充铁剂,贫血得到治疗后,可以妊娠。
2、结核病
结核病直接传染给胎儿,所以在怀孕之前必须治愈。
3、心脏病
心脏功能不正常会造成血运障碍,引起胎盘血管异常,导致流产、早产,产妇的身体和生命都会受到威胁,所以怀孕前一定要医治并听取医生的建议。
4、肾脏疾病
肾脏病患者一旦妊娠,随着妊娠的继续病情加重,引起流产、早产,有的必须终止妊娠。根据肾脏病的程度和症状,请教医生是否可以妊娠。
5、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易患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而且会成为重症。对自己血压值不太清楚的人,如果有剧烈头痛、肩膀酸痛、失眠、眩晕和浮肿等症状就要去医院检查。
6、肝脏疾病
妊娠后,肝脏负担增加,如有肝脏疾病,会使肝脏病情恶化,如病情严重就要终止妊娠,如病情不严重,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继续妊娠。
7、糖尿病
孕妇患有糖尿病,会引起流产、早产,有时会胎死宫内。此外生巨大儿、畸形儿的比率也会增加。根据患病程度,请教医生是否可以妊娠。
8、膀胱炎、肾盂肾炎
膀胱炎可以发展成肾盂肾炎,膀胱炎的症状有尿频、尿不尽及尿痛等。患过膀胱炎的妇女,一定要治愈后才能妊娠。
9、阴道炎
阴道炎有多种,较多是由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如果带病分娩的话,会感染胎儿,使新生儿患鹅口疮的疾病。
【二】体重减轻的原因警惕12种易发疾病-孕前检查
体重减轻对于很多想要减肥的朋友来说应该是件高兴的事,但是如果是突然体重减轻,就要当心是疾病导致的哦,那么体重减轻可能是什么病?引起体重减轻的原因有哪些呢?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会让人体重突然减轻的疾病有哪些?
体重减轻的原因
1、恶性肿瘤
大多数恶性肿瘤都会先有消瘦的特征。因此,原来不瘦而近期内明显消瘦者应提高警惕。如以隐约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胰腺癌,常被误认为是胃病。这种病的突出症状就是体重明显减轻,甚至能在一个月内体重减轻10公斤以上。
2、神经性厌食
这种精神性的疾病通常出现在年轻妇女中,以严重的、刻意的体重减轻为特征,所减体重占发病前体重的10%~50%,但其发病前体重均为理想体重或不超过理想体重2.3kg。相关表现包括骨骼肌萎缩、脂肪组织减少、低血压、便秘、龋齿、对传染病易感、皮肤斑点或苍白、畏寒、面部或躯干部多毛、头皮毛发干燥缺失以及闭经。患者通常表现为不停地活动或病态地害怕变胖。刻意的呕吐或应用泻药或利尿剂可能导致脱水、代谢性碱中毒或酸中毒。
3、糖尿病
在这种疾病中,尽管食欲增加,但也有可能发生体重减轻,其他症状包括多饮、虚弱、疲劳、多尿及夜尿。
4、抑郁症
严重的抑郁症可以引起体重减轻或体重增加,伴随有失眠或睡眠过度、食欲减退、情感淡漠、疲劳、无价值感、优柔寡断、表达不清,自杀想法或行为也有可能发生。
5、克罗恩病
体重减轻伴随有慢性痉挛、腹痛、食欲减退,其他体征和症状包括腹泻、恶心、发热、心动过速、肠鸣音亢进、腹胀、压痛、腹壁紧张,可以存在肛周损伤和左下或右下1/4处可触及肿块。
6、慢性传染病老年结核病、慢性肝病等
许多慢性传染病也是造成老年人消瘦的常见原因。由于机体分解代谢加强,消化吸收功能减弱及继发感染,致使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造成体重明显减轻。
7、胃肠道系统疾病
如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均可造成老人不能正常进食,消化和吸收功能比较差,导致老年人营养不良而消瘦。
8、食管炎
食管炎性疼痛导致暂时性避免进食及随后的体重减轻。口腔及前胸剧痛伴随有唾液分泌亢进、吞咽困难、呕血。如果狭窄进展,吞咽困难和体重减轻将复发。
9、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引起进行性体重减轻,伴随严重衰竭、高热、肿胀、牙龈出血,以及其他出血倾向。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心悸及腹痛和骨痛可能发生。随着疾病进展,最后神经系统症状也会产生。
慢性白血病,多在成年人中隐匿性发生,引起进行性体重减轻及全身乏力、疲劳、苍白、脾肿大、贫血,皮疹、食欲减退及发热。
10、肺结核
这种疾病可引起还渐体重减轻.伴随疲劳、食欲减退、盗汗、低热。其他临床症状包括咯血或咳黏液脓性痰、呼吸用难、胸膜炎性胸痛。体检还可发现叩诊浊音、咳嗽后
【三】肾小管疾病做什么检查-孕前准备
肾小管疾病需要做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检查及肾小管功能检查。
原因分析
可以到医院抽血检查肾功能,同时做尿蛋白定量检测和尿微量蛋白检查。而且也需要根据临床症状,看你是否出现身体浮肿的现象,或者是出现一些,呼吸酸软疼痛的临床症状的,这样可以诊断你是否出现肾小管炎症,也可以抽血检查肾小球过滤指数的。
举措建议
1、饮食方面需要做到忌辛辣刺激海鲜烧烤,饮食清淡,忌过咸食品非常必要。
2、需要到医院进一步确诊,需要通过抗菌消炎药物,因为肾脏发生炎症病变,所以对于肾功能有损伤的药物尽量不要使用。
苏ICP备2022030739号-2 All rights reserved. 孕妇堂